为全力迎战“618网购节”消费热潮,县商务服务中心积极联动各大电商平台、实体商家,在需求与供给两端双向赋能、精准发力,通过策划一系列优惠力度空前、形式新颖多元的促销活动,全面激活线上线下消费市场活力。从最新消费数据来看,今年“618”期间,商河再度交出亮眼答卷,经过39天的激烈“奋战”,全县网络零售额达9.3亿元,日均网络零售额达2300余万元,充分展现出县域电商经济发展的强劲韧性与蓬勃活力。
据“商务万象”分析,今年“618”购物节全网消费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平台策略创新,活动不断简化。从各电商平台活动来看,各平台策略分化明显。淘宝天猫取消凑单满减,改为“品牌官方立减85折”和“88VIP折后9折”,真正实现无门槛直降。京东延续多主题分场运营,结合国补重点发力3C数码家电。拼多多强化“满200-30”,活动商品引入降价补差服务,进一步优化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抖音电商主推直降和补贴的直观促销形式。
二是国补叠加平台补贴,消费潜能释放。国家补贴与电商平台大促共同发力,在新一轮“国家补贴”扩围加持下,今年“618”以旧换新消费持续高涨。在部分国补加持的品类上,消费者开始从“买不动”转变为“抢不到”,消费购买力显著提升,国补系列产品领跑消费市场。3C数码、绿色家电销售额大幅增长,折叠屏手机、数码相机、净水器、油烟机等销售额均呈增长趋势。
三是情绪价值提升,兴趣消费增长。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注重自我愉悦与情绪价值,那些能满足消费者情感需求、兼具趣味性与社交属性的商品,逐渐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手办、卡通周边、拼装模型等销售额增长均超100%;解压玩具、游戏掌机销售额增长均超20%。
随着线上消费习惯的养成,电商行业进入存量市场竞争的时代,电商平台成交总额的增速逐渐放缓,线下销售渠道格局持续演变。今年的618年中大促,各平台逐渐弱化低价竞争,转向价格、品质、体验和服务的全方位的比拼。各平台在差异化竞争的同时,更加注重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以寻求新的增长机遇,未来将为消费者提供更高品质的商品和更优质的购物体验,从而为消费市场带来更多活力。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