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群众"守明" 让烂尾楼盘“重生”
安居才能乐业。纵观坊间,重情重义,心系人民,致力于民众居住状况的企业能有几个?好在,茫茫人海中,我们还能邂逅勇于担当的企业家老李。
消费日报网讯(李跃武 陈科举)在河南省郑州市广电南路和经三路交叉口西侧三间简陋的房子里,65岁的魏爱荣和她的“爱心粥屋”,如同寒冬里的一股暖流,让每一个在这里得到帮助的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虽然岁月的磨砺让她的脸上有了道道皱纹,但这丝毫无法掩饰她曾经的美丽容颜,但如果你了解了她拼将余热献社会的事迹,你会更加感受到她内心的善良与美丽。
农村孤寡老人看到她哭了
从小生长在郑州城中村的魏爱荣一直过着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今年65岁的她本该在家里享受着其乐融融的人生乐趣,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的余生变得熠熠生辉。
几年前,她跟随一些爱心人士到了河南农村,当她们带着慰问品走进孤寡老人的家中的时候,眼前的一切让她无法相信:低矮的房子,穿着破烂的老人,简直是凑合的一日三餐------
但他们最缺乏的还是关爱!看到她们到来,有位老人激动得流着眼泪,竟然一下子跪在她们面前。那一刻,让魏爱荣的心被深深震撼了!
回来后的许多天,老人的眼泪和老人那一跪的画面,时时在她面前出现,挥之不去。
从此,只要一有机会,魏爱荣就会参加爱心人士组织的关爱农村孤寡老人活动,带着米、面、油以及营养品,献出自己的一份心意。
12月29日,魏爱荣又和郑州市联方爱心粥互助中心党支部柴京真、王全华以及刘颖硕等23人行程288.1公里,赴驻马店市平舆县李屯镇大许村看望了孤寡老人12户,这是他们这个团队成立以来组织的第25次慰问活动。
倾心创办“爱心粥屋”
魏爱荣现在的“爱心粥屋”前面,原来有一家“爱心粥屋”,后来搬走了。由于她原来经常来这里,和大家都比较熟习,大家纷纷建议她把“爱心粥屋”办下去。
看到大家十分需要,魏爱荣就开始着手筹备。万事开头难,需要的三间房子每月光租金就需要好几千元,加上做饭的设备以及每天的开销,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得知魏爱荣开办“爱心粥屋”被资金所困的消息后,爱心人士纷纷解囊相助,在大家的帮助下,“爱心粥屋”终于在两年前开门了。
每当看到流浪者、环卫工人以及需要帮助的人们在寒冷的早晨,喝到一碗热汤,吃到一个热腾腾的馒头,带着感激和满意离去的时候,魏爱荣说她感到十分幸福。
累并快乐着的魏爱荣
每天凌晨4点,魏爱荣就要来到“爱心粥屋”,和义工一起,准备当天的早餐。由于志愿者少,大量繁琐的工作她都必须亲自动手,这让她身心疲惫,久而久之,她的双手已经有些变形。
同时,由于资金没有保障,她还要拖着疲惫的身躯四处奔走。
但这些并没有改变她的初衷,一听到有爱心人士为“爱心粥屋”提供帮助,她立刻就来了精神。
时间长了,家人也被她的执着精神所打动,有时候资金出现问题,不但她的退休工资连家里的钱也拿来应急。而一些志愿者也经常帮助她。年轻美丽的医务工作者张娜不但经常在群里号召大家为“爱心粥屋”捐款,还和家人一起捐款,一有时间就到“爱心粥屋”帮工;一位大学老师不但捐款,还给魏爱荣买了个手机,方便她对外联络。
魏爱荣,一个65岁的老人,在本该颐养天年的年龄,热心公益事业,创办“爱心粥屋”,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理应得到了社会的赞誉。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古语云:“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建功立业,荣光乡梓,是谓乡贤。”
山东省五莲县位于山东半岛西南部,因境内秀美的五莲山而得名。先后荣获过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最美县域、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