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晋品牌深蓝汽车单身渗透率高达43.41%,成为主流品牌排行榜的领头羊。从2022年7月上市的中型轿车深蓝SL03,到2023年6月上市的中型SUV深蓝S7,都凸显了运动风格的造型设计与彰显了个性化的品牌调性,潜移默化中迎合了单身群体的购车诉求。尽管2023年深蓝汽车在华终端销量突破10万辆,离预定的40万辆销量目标尚有距离,但与竞品相比,其表现仍算突出。2024年二季度上市的主打硬派风格的深蓝G318,会延续上述两款产品的运动化造型与个性化调性,相信会不断夯实深蓝汽车对单身群体的吸引力。然而,深蓝汽车可能在销量突破20万辆后面临挑战,长安高层可能会重新审视品牌定位,究竟是聚焦细分市场还是向主流市场进军。历史经验表明,长安汽车的新思路可能带来不确定性。
与深蓝相比,零跑、哪吒等品牌的品牌定义与产品定位更为复杂,既有个性化产品,又有主流家用产品,导致品牌调性逐渐模糊,存在感不断下降。
名爵的单身渗透率为39.23%,位列第二,但未能充分利用单身市场机遇。2021-2023年,名爵在华终端销量由16.41万辆大幅下滑至10.28万辆。原因是名爵眼中的青年或单身用户与实际市场中的青年或单身用户发生了严重错位。从名爵6到更低价的名爵5,名爵原本希望通过市场下沉,积极抢夺小镇青年,但现实中的小镇青年,努力去大城读书与工作,通过自己的能力改写人生,争取获得更多财富,甚至成为社会精英,自然而然成了晚婚晚育的新主力,名爵5显然难以满足他们的升级需求。2023年名爵积极调整,先后投放了高级别运动产品名爵7、跑车MG Cyberster,2024年一季度,名爵7已成为名爵在华的新销量担当,MG Cyberster正强势提振名爵品牌力。名爵需要快速跟上中国新青年的消费升级节奏,将自己打造成他们的首选品牌。
领克单身渗透率38.02%,位居第三。2021年之前推出的01、02、03、05、06这堆个性与运动的紧凑型为主的产品,为领克角逐单身车市奠定了基础。期间领克如能及时推出电动车,或许能引领单身车市的主体由男性向女性渗透的新趋势。2021年上市中大型SUV 09,虽然有助于领克进一步高端化,但把领克由个性赛道推到了主流赛道。2023年,兼顾个性与家庭的领克08的上市与快速上量,就像在03与09之间建立“缓冲带”,避免品牌调性过于分裂。2024年运动节能轿车07如能快速上量,将夯实领克的运动基因。未来,领克有望构建由入门运动向高端运动升级的新模式,积极迎合单身用户的升级需求。
保时捷、奥迪、宝马、奔驰、雷克萨斯等不少主流高端品牌,位列单身车市渗透率TOP20;特斯拉、smart、欧拉、宝骏、极氪、小鹏等不少电动车品牌,位列TOP20;坦克、北京和路虎之三大硬派品牌,位列TOP20;主打年轻化的本田与吉利也位列TOP20。
然而,大多数这些品牌尚未制定明确的顶层战略与具体策略,仍将战略重心放在已婚家庭青年身上。2023年单身车市销量达466万辆,若能持续增长,中国单身市场完全有能力培育出几个爆款品牌。
2023年,领克03单身渗透率高达58.78%,位居主流车型排行榜的榜首,标志着个性化车型大爆发的时代正逐步加速到来
领克03从2018年发布以来,一直坚持不懈主打运动概念,助力领克03积极吸引单身为主的青年用户。2023年,领克03的单身用户渗透率高达58.78%,领衔主流车型排行。2023年领克03在国内取得6.73万辆的好成绩,而且价格坚挺,与思域、昂克赛拉等传统运动竞品的大规模降价促销,形成鲜明反差。由于吉利比较突出年轻化调性与注重运动设计元素,除了领克03,缤越、缤瑞、领克06等都晋级到单身渗透率TOP20。
领克03、思域、马自达3、影豹、高尔夫、大众CC等燃油运动轿车,位列单身渗透率TOP20;Model 3、海豹、小鹏P7、宝马i3等运动电动车,位列TOP20;宝马X1、奔驰A级、奥迪Q3、奥迪A3等入门级高端车型,也位列TOP20。这些车型的存在构成了单身渗透率TOP20的主体。
就市占率而言,2023年大众与比亚迪成为单身车市的最大受益者,Model Y是最大受益车型
按品牌划分,2023年,大众与比亚迪是单身车市的最大受益者,两者市占率分别为9.27%和9.14%,在单身车市2023年466万辆的大盘中,都拿到了超40万辆的终端销量,两者的元PLUS、秦PLUS、宋PLUS、海豚、海鸥、朗逸、速腾等具体车型,都位列单身车市车型市占率TOP20。
2008-2012年,紧凑型轿车战略助推大众在华终端销量快速突破200万辆,但目前聚焦青年家庭用户与主打中庸、空间与经济的战略规划与产品策略,导致紧凑型轿车快速沦为大众的沉重包袱,把大众推向了“保卫200万辆”的艰难时刻。这一点给了比亚迪机会,在时尚个性的设计上表现突出,2023年比亚迪的单身市占率逼近大众。
本田与丰田在单身车市的市占率分别为6.52%和5.88%,终端销量分别为29.06万辆和26.23万辆;吉利的市占率为4.81%,从单身车市拿走21.46万辆;宝马、奔驰、特斯拉、奥迪等高端品牌受益匪浅。
按车型划分,2023年,Model Y是最大受益者,市占率高达2.98%,在单身车市466万辆的盘子中,拿到了13.88万辆的终端销量,遥遥领先。Model 3市占率1.22%,也非常靠前,拿到了5.76万辆的终端销量。特斯拉的用户结构与单身车市的用户演变高度吻合,便于受益单身机遇,该发现有利于对标特斯拉的广大车企,积极优化对标策略。
*** 本页面内容属于广告资讯信息,如本信息内容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