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给企业发放行贿犯罪档案查询服务卡
消费日报网 记者 熊鹏威 通讯员 周庆华 钟思文 文/图
“行贿犯罪档案查询服务卡”为辖区187家企业提供不到1分钟的查询证明;办案发现问题,及时下发检察建议;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作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郑州片区核心区,科技人才密度居全省之首的郑州高新区,检察院一直大打服务牌,做辖区企业的“保护神”、知识产权的“护法使者”,深入服务理念,充分发挥高新区检察院打击、预防、监督、保护等职能,擦亮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字号”招牌。
“全省每5个高新技术企业中,必有一个在郑州高新区。”12月9日,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姚五洲在给郑报融媒记者介绍高新区发展情况时,高度评价高新区检察院对于辖区稳定发展所作的贡献和努力:“检察监督服务保障了‘高新速度’。”
行贿犯罪档案查询服务卡
“五进”服务下基层 创出了“高新速度”
平均每个工作日有17个市场主体在郑州高新区落户,600余万平方米的孵化空间里,孵化成功2300多家企业,正在孵化的企业达1200余家。
目前,郑州高新区,国家级和市级以上研发机构数量全省第一。这里也是中原经济区上市企业最集中的区域。在科技部最近发布的高新区孵化培育能力评估中,郑州高新区位列全国第二,仅次于中关村。
今年,高新区检察院围绕“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战略定位,立足服务自主创新,相继出台《服务保障辖区全面深化改革的工作意见》等文件,维护各类科技创新主体合法权益。依法对人才开发培养等过程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实施情况开展行政执法监督和诉讼监督。依法打击现代物流、物联网、融资租赁等新兴产业发展中出现的犯罪,强化对跨境电子商务、跨境物流等新业态新模式问题研究,为小微企业、创新型企业在招投标、劳务用工、新产品开发应用、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提供定向法律帮助。
“全省每5个高新技术企业中,必有一个在郑州高新区。”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姚五洲介绍说,高新区检察院充分发挥打击、预防、监督、保护等职能,“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实打实为基层群众服务,可以说,“高新区检察院检察监督服务保障了‘高新速度’”。
高新区检察院检察长王伟接受采访
“三零”服务模式 做企业“保护神”
“零距离” 、“零时差” 、“零死角”,“三零”服务模式是高新区人民检察院针对辖区“双创”型小微企业存在的诸多问题,全力推行的崭新服务模式。
据高新区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张水生介绍,所谓“零距离”是指定点介入。高新区人民检察院成立“服务‘双创’型小微企业领导小组”,通过服务热线与企业随时保持联系,同时邀请“双创”型小微企业负责人到共建单位参观、学习,汲取经验。近年来,高新区检察院已主动上门走访企业41次,座谈55次,发放联系卡300余张,邀请参观院警示教育基地200余人次,该活动被多家企业推荐为最有帮助的服务举措。
“零时差”是指便捷服务。高新区检察院在微信、门户网站上开辟服务企业信息库专栏,将服务企业信息及措施归类整理,方便企业查询。并高新区五个办事处、两个企业园区建立“法律服务工作站”,定时定点现场办公,及时受理企业诉求,提供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