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 曦 □ 唐 瑞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预计2050年全球60岁以上人口数量将达21亿,其中包括4.26亿80岁以上的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老年群体在感知、体力和认知等方面,将不同程度地出现功能衰减甚至失能。记者从全国人大代表、河北易水砚有限公司工艺设计师张淑芬处获悉,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她带来了与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和老年健康问题相关的建议。
张淑芬表示,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体育工作和文化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提升。而作为“幸福产业”“绿色产业”,体育与养老产业在产业链上有深度交叉、重叠,两者融合发展前景广阔。
但在广泛调研后她了解到,由于缺乏经验证据的支撑,体育与养老产业融合发展尚处于初步阶段,大多养老机构和社区仍未将体育、文化纳入健康养老的议事日程,体育设施不足,体育活动和文化活动单一。因此,她建议构建老年健身服务体系,助推养老产业健康发展。
《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5)》要求“各地新建的健身设施原则上应100%配置老年人健身设施”“公共体育场馆应100%提供老年人健身活动场所”。张淑芬认为,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制约因素除了老年人健身意识不足,场地设施、健身指导和活动组织等服务供给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也是重要原因。因此,她建议加大适老化健身场地设施供给,把普及程度较高的适老化运动项目和非遗文化体验的场地建设纳入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推荐内容或必选内容;同时也要加强老年健身指导体育服务供给,例如加强门球、广场舞、健身气功等适老化运动项目以及老年人力所能及的剪纸、编绳、刺绣、绞胎瓷制作等非遗体验项目的普及,帮助他们提高健身意识,培养健身习惯和对非遗文化的热爱;加快运动健康中心的建设推广,加强对老年体育服务、弘扬非遗文化人员的队伍建设,建立老年运动健康管理指导人员队伍。此外,还需要丰富和完善老年体育运动赛事体系。张淑芬说:“参与及观赏体育赛事能够激发老年人的体育锻炼热情,引导老年人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就产业发展而言,张淑芬告诉记者:“发展产业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与服务。传统体育产品在老年细分市场比较单一,不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因此,要做好适老化文体产品开发工作、促进养老产业康体结合。”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