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2025全国两会 > 代表委员之声

全国人大代表郑月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需要更多政策支持

时间:2025-03-07 10:46:09 来源:消费日报

屏幕截图_7-3-2025_94053_.jpeg

  □ 本报记者 刘 元

  产业工人是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建设制造强国的骨干力量。高技能人才是产业工人队伍的优秀代表,不仅是技术的执行者,也是创新的实践者,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随着现代化产业体系向深向新不断完善,企业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的需求更为迫切。在此背景下,全国人大代表、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月明建议加大政策落实力度,支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目前,全国技能人才总量已超过2亿人,总量持续扩大,素质稳步提升。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数据,截至2022年,我国高技能人才总量约为6000万人,占技能人才比例约为30%,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对于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和技能人才培养,国家顶层设计已经比较全面系统,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郑月明分析,首先是支持企业培养产业工人的政策落实不到位。培养高水平技能人才是一项长期工程,企业需要付出较高的时间成本和管理成本,现阶段除了企业支出职工教育经费外,政府资金支持缺失,企业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其次是职业院校教育体系存在与企业用人需求脱节的情况,院校专业设置滞后于技术迭代和产业发展节奏。最后是对高技能人才的激励力度不够,住房补助、技能竞赛奖补等政策落实力度不够。

  把支持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相关政策落到实处,对于提升企业培养技能人才的积极性十分重要。郑月明建议,对于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的技能人才招用,应给予企业一定比例的专项补贴。大力支持企业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公共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对成果突出的企业给予奖励。

  “同时,要引导职业教育院校进一步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优化课程设置,突出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加强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建设,鼓励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支持院校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郑月明认为。

  此外,还需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激励力度。郑月明建议,结合产业园区实际情况,支持建设园区周边人才社区,提高高技能人才补贴和市级以上技能比赛的奖补标准,确保资金及时到位,足额兑现。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张海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