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二十四节气那些事儿】

霜降至 深秋寒意浓

时间:2022-10-23 09:08:58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10月23日,迎来了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节气——霜降。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气温骤降,早晚天气较冷、中午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也正因为如此,古人以“霜降”来命名。

不过,霜降并不代表进入这个节气就会“降霜”。因为霜并非从天而降,而是遇物而凝。当近地面的温度低于冰点时,水汽就会凝结成晶莹的霜花或冰针。所以,霜降跟降霜并无关系。

气象学中也并没有“霜降”的概念,一般来说,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称作“早霜”或“初霜”,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就是无霜期。

进入霜降节气后,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越来越频繁,昼夜温差迅速增大。尤其在江南、华南地区,气温的起伏愈发明显;而西北、东北的部分地区早已呈现出一派“寒风落叶”的初冬景象。

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此时豺这类动物开始捕获猎物过冬;树叶都枯黄掉落;冬眠的动物也藏在洞中不动不食进入冬眠状态中。

霜降节气主要有赏菊、吃柿子、登高远眺、进补等风俗。

霜降进补也有讲究。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讲法。霜降时节,天气越发寒冷,民间食俗也非常有特色。人们认为先“补重阳”后“补霜降”,而且“秋补”比“冬补”更要紧。因此,霜降时节,民间有“煲羊肉”“煲羊头”“迎霜兔肉”的食俗。这几天,北京稻香村的“霜降兔肉”已经上市,正在热销。该产品以兔肉为主料,辅以大骨汤、红枣、枸杞、腐乳等,腌煮而成,鲜美红润,防寒滋补,成为此时最好的应景养生美食。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骆倩雯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张海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