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看今日,螗螂应节生”,今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芒种。随着天气渐热,雨水渐多,农田的麦子金黄如浪,农事迎来了极为繁忙的时候。骄阳仲夏间,人们享受着丰收的喜悦,又洒下了播种的希望。
连收带种 万象“耕”新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有言:“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从字面上理解,芒种意为“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故又称“忙种”“忙着种”。作为以农事活动为名的节气,人们以芒种为界,由此进入到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大忙”时节。
以五天为一候,古人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鵙始鸣;三候反舌无声。”此时,螳螂进入繁殖期,许多小螳螂破壳而出;伯劳鸟频频出现在树枝头,因为喜阴而不断啼叫;此时的反舌鸟则恰恰相反,因为感受到阴气初生而停止鸣叫。
青梅煮酒 饯送花神
芒种时节,民间留下了不少与农事活动息息相关的有趣习俗,在煮青梅、安苗、送花神等活动中度过炎炎夏日。
此时的南方,青梅正是成熟之时,到了采摘的季节。相传自夏朝开始,便有在芒种时节煮梅的习俗。《三国演义》中“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更是流传广泛。无论是酸甜怡人的青梅茶、作为夏季消暑佳品的酸梅汤,还是仪式感满满的青梅煮酒,都让人念念不忘。
皖南地区,人们往往在种完水稻后,有着举行安苗祭祀的习俗。此俗始于明初,家家户户选用新麦磨成面粉,再捏成形状各异的面团,并用蔬菜汁染上颜色,蒸熟后作为供品,祈求新苗茁壮成长,这一年能够五谷丰登、颗粒归仓。
“芒种蝶仔讨无食”,古人认为芒种之后群芳摇落,春天的花神即将退位,因此,民间会在芒种日饯送花神。通过这样的祭祀仪式,表达着对花神的感激之情,又期盼着来年的再次相会。
在这个既是播种又是收获的盛夏时节,希望每一个你都能播下一粒种,收获满仓粮。一年一度的高考在即,祝福每一位考生“忙而不茫”,一切顺利,未来可期!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