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二十四节气那些事儿】

今日惊蛰:春雷一响万物生 春回大地好时节

时间:2023-03-06 15:57:56 来源:人民网

“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今日,我们迎来兔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惊蛰,旧时曾称“启蛰”,是仲春之始,反映着自然生物萌发生长的现象。天气回暖,春雷乍动,万物复苏,在欣欣向荣的生机中,春的气息扑面而来。

春雷惊蛰 万物初醒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惊蛰时节,天气转暖,雨水渐多,阵阵春雷唤醒蛰伏于泥土之中的昆虫,万物也在一派春光融融中再次苏醒。

以五天为一候,古人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值此时节,桃花盛开,缀满枝头,为春天带来一抹绚丽的色彩;黄鹂鸟在和暖春光中放声啼唱,用歌声传递着春天到来的消息;老鹰为繁育后代而隐去,鸠鸟为寻求配偶而鸣叫,在轮回交替中,新生命悄然孕育。

春雷响,花鸟繁,在文人墨客的诗词中,春天的美好光景尽显。“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一场春雨滋润万物,一声春雷唤醒万物,韦应物感受到万象更新、勃勃生机;“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蛰虫惊醒,草木舒展,陶渊明观察到万物生长、春意渐浓;“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阳气上升,韶光显现,元稹享受着无限春光、盎然春意。

除虫喊茶 品梨养生

“惊蛰到,农事忙”,惊蛰之时,气温回升很快,随着日照增加,雨水增多,土壤解冻,此时也被视为春耕的重要时节。华北冬小麦逐渐返青,江南小麦也已经拔节,水稻和玉米的播种时节也随之开始,正是“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惊蛰过,茶脱壳”,此时的茶树也长出了新芽。在福建武夷山地区,广为流传着“喊茶”习俗。一声“茶发芽”,传递着茶农对于新叶成熟的喜悦,也表达了对于茶树丰收的美好期盼。

“春雷惊百虫”,温暖的气候不仅催促着农人农事,也成为孕育病虫害的“温床”。古人将惊蛰称为“除虫日”,此时恰逢春耕农忙之时,因此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同时保持家中卫生洁净,可以通过熏艾草、撒石灰、插香熏等方式除虫。

“惊蛰吃了梨,一年都精神”,民间还有着惊蛰吃梨的习俗。“梨”同“离”谐音,寓意与害虫、病痛别离。此时气候较为干燥,易使人口干舌燥,而梨性寒味甘,有清热养阴、润肺止咳的功效。

“阳和启蛰,品物皆春”,在这个播种希望的时节里,让我们积蓄力量,踏春而行!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张海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