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消费安全 > 热点关注

陇中大地黄芪飘香 石家庄以岭药业帮通渭人民种下“致富草”

时间:2023-09-11 15:30:38 来源:消费日报网

    金秋时节,位于陇中大地的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到处是一派丰收景象。遍布全县的一座座丘陵上,一块块大小不等的田野里玉米、马铃薯等即将成熟,黄芪等中药材正是生长的关键期。近年来,通渭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黄芪等中药材种植,目前全县黄芪种植面积保持在年均10万亩以上,与石家庄以岭药业合作建设了万亩黄芪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黄芪成为带动当地农民致富增收、实现乡村振兴的“致富草”。

图片3.jpg

  九月金秋,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与石家庄以岭药业在什川镇和第三铺乡合作建设的万亩黄芪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里,黄芪长得郁郁葱葱,放眼望去,一座座丘陵上到处都是绿色。通渭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地贫瘠,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过去农民普遍以种植玉米、小麦、马铃薯和谷子、豆类等小杂粮为主,刨去成本,1亩地的收益平均在1000-2000元左右。经过多方考察、分析比较,通渭县认为,发展中药材黄芪种植是一项适合当地农民的致富产业。

图片4.jpg

  甘肃省通渭县什川镇副镇长卢天云:“种植黄芪亩产600-700公斤之间,按照目前的市场价,1公斤黄芪鲜货7元的价格来说,一亩黄芪的纯收入在3000元左右,比种玉米的效益要高得多。”

  近年来,通渭县所在的定西市提出了建设“中国药都”和“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核心区”的目标定位,推动中药材产业全链发展。通渭县发展黄芪种植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甘肃省通渭县副县长冯旭东:““通渭黄芪”因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土壤清洁而品质特优,2023 年已通过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经检测甲苷含量 0.11%、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0.03%,高于《国家药典》标准2.8 倍、1.5 倍。”

图片5.jpg

  通渭县从2022年开始发展黄芪种植,现在全县黄芪种植面积已达到10万亩以上,黄芪种植让当地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图片6.jpg

  甘肃省通渭县什川镇大湾村村民韩俊:“以前我们种小麦、胡麻、土豆,不如我们种药材效益好。今年这样干旱,根据现在的长势,一亩下来2000左右还是能保证,种药材效益比我们种其他作物好一点。”

图片7.jpg

  在什川镇,镇党委采取片区联建模式,培育建成甘肃襄福本草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构建连村成片、集群成链、抱团发展的现代产业发展格局,由襄福本草公司负责收购当地农民种植的黄芪,保证农民收益。襄福本草公司对收购的黄芪进行初加工,保证了药材质量。

  甘肃襄福本草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韩凤翔:“我们公司在什川镇建设了绿色标准化黄芪种植基地1万亩以上,与400多户农户签订了订单收购协议。我们按照高出市场价5%的价格收购农民的黄芪,黄芪种植户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对收购来的黄芪鲜货,我们进行晒晾、分拣、冲洗、烘干、切片等初加工,制作成中药材干货后提供给以岭药业等合作企业。我们从源头上保证黄芪的质量,从而保证我们的合作企业能生产出高质量的药品。”

  以岭药业通过与通渭县合作发展黄芪种植,实现了双方互利共赢,为当地农民找到了致富增收、实现乡村振兴的新路子。通渭县进一步坚定了继续发展中药材产业的信心,进一步把黄芪产业做大做强。

图片8.jpg

  甘肃省通渭县副县长冯旭东说:“通渭县与以岭药业开展深度合作,双方可以优势互补、互惠双赢,全面提升黄芪产业经济效益。目前,通渭县黄芪标准化种植面积保持在年均10万亩以上,产量达到5万吨以上,拥有生产黄芪农产品的良好产业基础,能为黄芪的切片、精深加工提供优质的生产原料。以岭药业在通渭打造黄芪标准化种植基地,可以有效利用‘通渭黄芪’资源和优良品质,挖掘黄芪产业附加值,带动通渭黄芪产业转型升级,助力通渭县广大群众致富增收,实现乡村振兴。”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孙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