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牛夏风)近期,身边关心买房的人似乎又多了起来,热门城市新房市场回暖,二手房市场活跃……房地产市场释放积极信号。
今年以来,关于住房消费的声音和扶持力度日渐增加。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防止无序扩张,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发展。1月5日,央行、银保监发文,决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
为促进住房消费市场健康发展,恢复和提振住房消费信心,浙江各地也不断出台鼓励和支持住房消费的财政、税收、信贷政策和措施,进一步优化住房交易公共服务,提振住房消费。
因城施策出台政策200余条 市场逐步企稳向好
与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密切相关,浙江多地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降。
今年2月底,义乌市开始实施八条房产“新政”,其中明确将按照新发放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动态调整长效机制,阶段性下调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经向义乌市金融机构了解,目前义乌首套住房商业贷款利率已下调至3.8%,属于近十年最低水平。在公积金方面,购买首套住房首付比例由30%降低至20%。
除了下调利率、降低首付外,部分城市还进一步放宽了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条件,比如取消“认房又认贷”。去年11月,杭州市就发布《关于调整杭州市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政策的紧急通知》,新政内容包括“认房不认贷”,即对曾经有过贷款购房记录,但已经将房子卖掉并还清贷款,在杭州的“实际无房户”来说,购房贷款比例及利率可按照首套标准执行,即首付比例为三成。
为进一步减少购房成本方面,多地还推出各种形式“真金白银”的补贴。今年,温州继续实行个人首次购买市区新建普通商品住房、存量住房,在取得房屋不动产证后,给予购房款0.6%的消费补助。
2月4日,宁波海曙区曾推出总额2000万元的“购房送汽车、家电消费券”活动,单套最高可送价值18万元的消费券,购房者凭券在该区指定商家购买汽车、家电,三个月内有效。该活动于2月14日下午,通过公证机构线下摇号,最终摇出138位购房者,他们分享总计2000万元、可用于购买汽车或家电的消费券。
这一“大招”,极大提振了海曙区新房的成交。据海曙区住建局公布的数据,在活动开展的2月4日至2月10日这一周内,海曙区网签备案新建商品住宅共计377套,是1月份的3倍多。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主城区首个购房补贴政策发布。2月16日,拱墅区针对辖区内215家“双百”企业发布购房补贴政策,其中对2023年在拱墅区购买新建商品住宅的,给予购房补贴,最高20万元。
记者从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2022年浙江各地因城施策出台200余条各类支持政策,涵盖住房信贷、公积金、税收、购房补贴、“房票”安置等方面,促进全省房地产市场逐步企稳向好,房地产市场逐步企稳向好。
随着浙江各地政策的加快落实,住房需求进一步得到释放,效果逐步显现,多地楼市出现了“小阳春”的迹象,交易量上升。在新建商品房方面,2023年2月,杭州、宁波等热点城市新房交易量与去年同期相比皆有上涨,且涨幅均超过10%。其中,杭州同比上涨幅度大,杭州2月新房成交9306套,同比上涨43.9%;
专家表示,从市场供需两端、市场预期、政策落实等三方面情况看,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企稳回升信号明显。
完善市场监管制度 着力提升住房居住品质
浙江省正加速从住房“有没有”转向品质“好不好”。
1月9日,在浙江省建设厅召开的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明确2023年浙江将深入开展房地产稳进提质,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着力提升住宅品质,同时强化房地产风险防控,推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
“我们要完善好房子的标准规范,合力推动房地产业从传统的‘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粗放式发展模式,加快向注重产品和服务品质的新发展模式转变,形成产品优质、企业健康、市场平稳、良性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应柏平表示,新征程上,浙江以实现住有所居、住有安居、住有宜居为梯次愿景,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着力提升住房居住品质,更好满足多元化居住需求。
2023年,浙江将同步做好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在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上,浙江将全力推进房地产稳进提质攻坚,强化房地产风险防控,完善市场监管制度,创造更加舒适居住条件,推进住房公积金改革。
为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制度,浙江提出在今年推进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立法调研,探索商品房预售制度改革等;推进房屋交易资金、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等大资金一体化改革;健全房地产信用管理制度,完善住宅品质评价体系,持续开展房地产秩序规范整治三年行动。
在强化房地产风险防控方面,浙江将用好国家“保交楼”专项借款,完善“一楼一策”方案,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
同时,今年浙江还将深化住房公积金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试点,目标公积金实缴人数、实缴金额、支持住房消费总额等主要指标同比增长5%以上,个人住房贷款率继续保持在85%至95%的高效合理区间。
另外,为了让更多人“住有所居”,浙江将在住房保障精准供给上,全年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5万套(间),开工棚户区改造项目4万套,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因地制宜发展共有产权房,加快推进第三次城镇房屋排查和城镇危房解危三年行动。
根据最新数据,浙江全省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增长至47.9平方米,2022年城镇住房保障受益覆盖率达22.6%。浙江的中期目标是,到2027年,住房供应基本实现供需平衡,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49平方米,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20万套(间),公租房在保家庭达35万户,发展共有产权住房3万套,城镇住房保障受益覆盖率超过25%,基本建立覆盖受益面更广、住房制度作用发挥更有力的新型住房公积金制度。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