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财经 > 产业经济

亏损15亿、募资15亿,泰诺麦博IPO募资扩产逻辑遭质疑

时间:2025-08-25 13:28:50 来源:消费日报网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卢岳)8月11日,珠海泰诺麦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泰诺麦博”)科创板IPO审核状态变更为“已问询”,成为第五套上市标准(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重启后首家获受理企业。泰诺麦博此次IPO拟募资15亿元,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

图片2.jpg

  (图片来源:上交所官网)

  业绩方面,2022年至2024年以及2025年一季度,泰诺麦博营业收入分别为433.98万元、0元、1505.59万元、16.93万元;同期,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9亿元、-4.46亿元、-5.15亿元、-1.77亿元,累计亏损超15亿元。

  目前,泰诺麦博仅有一款产品实现商业化。公司营收极不稳定、连年盈利告负,另外,公司的固定资产等数据呈现逐年下降态势,与IPO募资扩产计划存在矛盾,这也引发外界对质疑:公司是否将重心放在扩产量、扩规模上?

  非流动资产变动趋势或与上市计划逻辑背离

  资料显示,泰诺麦博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专注于血液制品替代疗法的创新生物制药企业。公司自主研发的“高通量全人源单克隆抗体研发综合技术平台HitmAb®”等核心技术,已推出多个候选药物,覆盖感染性疾病及疼痛类疾病领域。

  虽然公司近几年在发展,但从资产端来看,多组数据显示资产呈现下滑态势。首先,泰诺麦博固定资产逐年减少,2022年至2024年以及2025年一季度,公司截至期末的固定资产金额分别为1.77亿元、1.66亿元、1.65亿元、1.60亿元。

图片3.jpg

  (图片来源:公司招股书)

  泰诺麦博的另一项基数较大的使用权资产也逐年下降,使用权资产是公司作为承租人,在租赁期内对租赁资产享有使用权利的会计确认项目,公司的使用权资产从2023年末的5668万元减少至2024年末的5289万元,直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使用权资产下降至5036万元。

  同时,公司在建工程存量金额减少;无形资产存量金额亦减少。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从固定资产、使用权资产、在建工程及无形资产等四项重要非流动资产项目同时递减来看,基本说明公司当前没有扩大生产的计划,且可能处于战略收缩或位于行业调整期,这也强烈暗示公司当前战略重心并非扩大生产规模。不过,公司也可能因资金短缺而没有加大非流动资产投入。

  上述资产数据及分析揭示:公司近年现状与拟上市计划逻辑矛盾。据招股书,本次IPO泰诺麦博拟募资15亿元,其中8.3亿元用于新药研发项目、3.3亿元用于抗体生产基地扩建项目、3.4亿元用于补充营运资金项目。

  目前,泰诺麦博仅一款产品实现商业化,产销率仅为0.32%。招股书还载明:“在本次公开发行新股募集资金到位前,公司将依据各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进度和实际资金需求,以自筹资金进行先期投入。”然而,针对IPO扩产与公司资产规模下滑的矛盾,本报向泰诺麦博发送了采访函,公司回复称目前暂不接受采访。

  泰诺麦博如何解释上述逻辑矛盾?公司前期投入的项目资金用在了何处?由于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常年告负,因此公司拟募资金是否会为营运资金“补窟窿”也有待观察。

  截至2022年末至2024年末,泰诺麦博资产总计分别为11.51亿元、9.92亿元、9.33亿元,总资产处于逐年下降趋势,不过,到2025年3月,公司资产总计突然回升至11.33亿元。

  据了解,上述总资产增长主要来源于流动资产,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合计为6.29亿元,2025年3月31日该项目数据为8.37亿元。其中,其他应收款增长异常明显,从2024年末的238万元增至今年一季度末的2.76亿元,出现了116倍的巨幅增长。而其他应收款项目属于“杂科”,巨大增幅被外界质疑该项可能被用来虚增资产。

图片4.jpg

  (图片来源:公司招股书)

  累计亏损超15亿 仅一款药物商业化

  财务方面,2022年至2025年一季度,泰诺麦博累计亏损超15亿元。据招股书,2022年至2024年以及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分别为433.98万元、0元、1505.59万元、16.93万元;同期,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9亿元、-4.46亿元、-5.15亿元、-1.77亿元。市场担忧泰诺麦博存在未来持续亏损风险。

图片5.jpg

  (图片来源:公司招股书)

  2022年,公司收入主要来自向百克生物转让抗破伤风毒素抗体、抗狂犬病毒抗体相关技术和专利产生的技术转让费;2024年收入主要来自向百克生物收取相关技术转让费。

  泰诺麦博新药斯泰度塔单抗注射液于2025年2月获批上市,3月开始销售,这是公司唯一一款商业化产品。不过,泰诺麦博新药上市首季产销率仅为0.32%。

  从目前来看,该药未展现出明显竞争优势,存在无法广泛获得医生及患者认可的风险。另外,泰诺麦博候选药物竞品可能更安全、有效或提前获得批文,因此公司候选药物可能存在不畅销风险,还存在候选药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甚至失败的风险。

  不过,从销售及研发费用方面来看,泰诺麦博正持续加大营销及研发投入,2022年至2024年的销售费用分别为389.16万元、1242.40万元、3510.83万元;研发费用分别为3.23亿元、3.93亿元、4.25亿元,两者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6.jpg

  (图片来源:公司招股书)

  目前:泰诺麦博营收极不稳定,利润接连告负,然而销售人员占比极高,且职工与管理层薪酬逐年上升。

  据招股书,泰诺麦博员工总计767人,其中销售人员有350人,占比最高达到45.63%,研发人员共计145人,占比仅18.90%。此外,2022年末至2024年末泰诺麦博应付职工薪酬分别为1254.19万元、1656.24万元、2293.18万元,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管理层薪酬分别为937万、1217万、1390万,亦呈上升趋势。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目前泰诺麦博盈利情况堪忧,公司仅一款商业化产品,且首季产销率仅为0.32%,表现不佳。在营销及研发方面持续投入的条件下,后期销售情况的改善仍需加强销售渠道的建设与维护、提高市场认知度、找到与竞品的差异化“打法”以及提升销售团队专业实力等。

  在盈利水平不足的前提下,一方面,公司在人员结构方面有待优化,作为第五套上市标准下的拟上市医药公司,其更应扩大研发人员占比及提升研发水平,为上市后进一步承接项目做好实质性准备;另一方面,职工及管理层薪酬增加仍是高比例支出,公司宜做好薪酬管理并加强薪酬支付的合理性。

  近三年,泰诺麦博经营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出现营运能力不足的危险信号。2022年度至2024年度该项目净额分别为:-3.02亿元、-3.10亿元、-3.69亿元,说明公司存在生存压力与风险,这三年现金流出持续扩大,更是说明其经营出现问题。

7.jpg

  (图片来源:公司招股书)

  就泰诺麦博IPO的种种问题,本报向公司发去采访函,但公司称暂不接受采访。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李佳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