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卢岳)近日,上海益诺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益诺思”)已登陆上交所,其股价在上市首日出现巅峰,其后便出现震荡,截至9月26日收盘,其股价已较开盘价跌去近20%。
此外,在市场环境变化,CRO行业遇冷的情形下,该公司业绩也出现了近年来的首次下滑。数据显示,益诺思预计2024年1-9月的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19亿至1.3亿元,同比下降21.93%至28.53%。主要原因便为实验用猴价格波动带来的订单价格起伏,以及主要原材料实验用猴结转成本的差异。
2023年,受CRO行业热度逐渐减弱、行业竞争加剧等影响,益诺思新签订单价格自2023年下半年开始有所下降,2024年上半年,其毛利率同比下滑8.23个百分点,扣非净利润较2023年同期下降14.79%。
与此同时,该公司的应收账款及存货账面价值也呈逐年增长趋势,坏账风险及存货跌价风险进一步走高,对比同行业可比公司来看,昭衍新药、康龙化成等公司披露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也均大于益诺思。
股价开盘即巅峰 业绩首现滑坡
资料显示,益诺思成立于2010年,并于最近刚刚登陆上交所科创板,是一家专业提供生物医药非临床研究服务为主的综合研发服务(CRO)企业,业务涵盖生物医药早期成药性评价、非临床研究以及临床检测及转化研究三大板块。
上市首日,其开盘价为30.55元/股,较发行价涨幅约60.28%,随后股价便呈现震荡下行趋势,股价高点再未超出开盘价格,截至9月26日收盘,其股价为24.67元/股,较开盘价已经跌去近20%。
此外,该股还出现了弃购情形,公告显示,网下及网上投资者放弃认购数量分别为1118股、7.83万股,弃购金额分别为2.13万元、149.31万元,共计151.44万元。弃购上述网下投资者为国泰君安期货有限公司,其原配售对象为国泰君安期货君合安泽集合资产管理计划。
其募资总额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缩水,数据显示,该公司本次拟募集资金16.02亿元,但扣除发行费用后,该公司募集资金净额约为6.10亿元,较原拟募资金额减少约9.92亿元。
从业绩方面来看,益诺思近年业绩曾出现连续增长,但也包含政府对其的补助金额的影响,此外在登陆上交所的关键年份,其整体业绩还出现了下滑。
数据显示,2021年—2023年,益诺思营业收入分别约为5.82亿元、8.63亿元和10.3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约为0.87亿元、1.35亿元及1.94亿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分别约为0.43亿元、0.39亿元及0.25亿元,分别占当期利润总额的45.79%、27.57%及11.59%。
益诺思近年营收大幅增长受其非临床CRO项目影响较大,招股书显示,该项目收入占比高达近95%,其中,安全性评价业务为该项目的重点,占比总营收的85.81%。而该业务的近年的营收增长原因便为实验用猴的价格波动。
受市场环境影响,实验用猴(上游原材料)供应紧张,价格持续上涨。2021年,实验用猴采购单价在尚为5.53万元/只,但在2022年便上涨至10.78万元/只。
报告期内,公司涉及使用实验用猴的业务产生的收入分别约为2.6亿元、4.1亿元及5.5亿元,分别占主营业务收入的44.77%、48.00%和52.59%,也就是说,该公司一半收入依靠卖猴子支撑,这也让市场对其科创板定位产生了质疑。
数据显示,益诺思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约为1.41亿元,占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66%,仅超过交易所科创属性评价标准0.66个百分点,截至2023年年末,其研发人员总人数119人,占总人数比例为11.07%,仅超过交易所标准1.07个百分点。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自2023年二季度起,由于市场相关药物研发需求出现降低,国内实验用猴的供需关系也发生了改变。招股书显示,2024年1月—9月,其预计扣非净利润约为1.19亿元—1.3亿元,同比下滑21.93%—28.53%,主要原因为其净利润受到市场环境、实验用猴价格带来的订单价格波动,以及主要原材料实验用猴结转成本差异带来的影响。
益诺思表示,未来若实验用猴价格出现快速上涨或下跌,而公司无法继续采取有效手段通过成本管控和价格调整平抑实验用猴价格带来的影响或者是人员效率难以继续提升、行业竞争加剧导致订单价格持续下降,存在业务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该公司还对毛利率下滑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计算,据其计算,若2023年度主营业务毛利率变动下滑1%或2%,变动金额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则分别约下滑4.90%及9.79%。
应收帐款、存货“双高” 行业遇冷
市场供需关系发生改变后,除上述对净利润的影响外,益诺思的应收账款也出现了大幅增长。报告期内,该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约为1.07亿元、1.80亿元及 2.13亿元,截至2023年,同行业可比公司昭衍新药、康龙化成、药明康德披露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也均大于益诺思。
与此同时,该公司的存货账面价值也呈逐年增长趋势,存货跌价风险进一步走高。报告期内,其存货账面价值则分别约为3.96亿元、4.89亿元及5.11亿元,存货跌价准备/合同履约成本减值准备金额分别为787.75万元、1228.44万元和2005.87万元,出现快速增长。
市场环境的变化不仅导致益诺思业绩出现波动,对整个CRO行业也产生了较大影响。2023年,CRO行业受投融资热度减弱、医药市场增速不及预期等多方因素影响,需求增速有所放缓,CRO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从国内市场来看,益诺思在国内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三,但2022年其市占率仅为6.8%,药明康德和昭衍新药的市占率则分别为20.8%及14.1%。
整体来看,今年上半年,多家CRO企业业绩出现下滑。choice数据显示,美迪西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约40.23%、142.27%,昭衍新药营收、归母净利润则分别同比下滑16.08%、287.3%。而据招股书显示,因同时叠加行业竞争加剧、实验用猴价格下降等因素,益诺思新签订单价格自 2023 年下半年开始有所下降,2024年上半年其毛利率同比下滑8.23个百分点,从而导致扣非净利润较2023年同期下降14.79%。
对于这一风险,益诺思也在招股书中披露称,若发生下游市场需求增长持续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导致订单价格持续下降或者重要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等情况,其扣非归母净利润可能存在2024年下滑超过预期跌幅或者未来进一步下滑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据招股书显示,益诺思上一年的第二大客户为百利药业,后者则属于百利天恒的子公司,相关财务数据应在百利天恒合并口径之下。2023年,益诺思对百利药业的销售金额高达约0.64亿元,然而据百利天恒年报显示,其对前五名供应商的采购金额合计仅约为0.95亿元,而其对第一大供应商的采购金额仅约为0.26亿元。
就了解业绩下滑及CRO行业遇冷等情形,益诺思截至目前暂未回复,本报将持续关注。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