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卢岳)1月15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浙江监管局发布今年的“1号罚单”,杭州银行将此罚单收入囊中。该行因存在6项违法违规行为被处以罚款210万元,其中3项行为涉及债券承销业务。值得一提的是,该行已收到过多张百万级罚单。
就在此次领罚的前几天,杭州银行在全国上市银行间率先披露了2023年业绩快报。虽然去年实现营收、净利双增,但拉长时间线看,该行近年来营收、净利增速均趋于下降,并且核心一级资本承压日久。
被罚210万元
杭州银行成立于1996年9月,2016年10月在上交所主板挂牌上市。1月15日,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通报,杭州银行收到浙江监管局下发的2024年“1号罚单”,罚单涉及该行多类业务。
具体来看,监管部门指出:杭州银行债券承销业务与债券交易/投资业务间“防火墙”建设不到位;余额包销业务未严格执行统一授信要求;包销余券处置超期限;结构性存款产品设计不符合监管要求,内嵌衍生交易不真实;本行贷款及贴现资金被用于购买本行结构性存款;理财资金用于偿还本行贷款。
(图片来自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官网)
据梳理,前3项违法违规行为皆指向债券承销业务。据了解,债券承销是指投资银行接受借款人的委托,按照借款人的要求将债券销售到社会公众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手中,实现借款人筹措资金的目的的行为或过程。债券承销主要包括包销和代销等方式。
针对罚单中提及的“防火墙”建设,记者注意到,2023年6月,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业务规范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承销机构的债券承揽承做、发行销售等承销业务应与投资交易、同业业务、存贷款(如有)等业务之间进行有效隔离,防止债券承销业务和其它业务之间的利益冲突,确保债券承销业务独立运行。
为进一步提升债券发行规范性水平,严格市场纪律,维护市场正常秩序,促进债券市场稳定健康高质量发展。今年1月12日,根据证监会统一部署,沪深北证券交易所同日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债券发行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强调,承销机构应当在发行业务与投资交易业务之间设立防火墙,实现业务流程和人员设置的有效隔离。
由于存在上述6项违法违规案由,杭州银行被处以罚款210万元。另外,时任该行南京分行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的毛韵喆被给予警告。
值得注意的是,对杭州银行而言,百万级罚单并不鲜见。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5月,杭州银行因违反反洗钱法被央行罚款580万元,同年2月该行深圳分行因“贷前调查不尽职,贷款资金被挪用”被原深圳银保监局罚款300万元;2021年5月,杭州银行连收两张百万级罚单,该行总行及宁波分行分别被罚款250万元及220万元,合计涉及13项违法违规行为;2020年1月,杭州银行由于存在5项违法违规案由被罚款225万元。
营利增速下滑核心资本承压
内控水平有待完善之外,杭州银行的经营业绩面临一定下行压力。1月13日,该行在全国上市银行间率先披露了2023年业绩快报。截至2023年末,杭州银行资产与负债规模均保持扩增。数据显示:该行总资产较上年末增长13.91%至1.84万亿元,其中贷款总额增长14.94%至8070.96亿元;总负债较上年末增长13.97%至1.73万亿元,其中存款总额增长12.63%至1.05万亿元。
此外,杭州银行营收、净利双增,该行去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50.1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3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3.8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15%。
(图片来自杭州银行官方公告)
不过,拉长时间线看,近年来杭州银行营收、净利增速均趋于下降。Choice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2年,该行营业收入依次为214.09亿元、248.06亿元、293.61亿元、329.32亿元,同比增速依次为25.53%、15.87%、18.36%、12.16%;另外,2021年至2022年,该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2.61亿元和116.7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9.77%和26.11%。
此外,据光大证券对杭州银行发布的业绩快报点评,近年来该行业绩表现优异,但前期由于风险加权资产扩张速度较快,公司资本消耗加大。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31%、9.85%、12.81%,距监管要求的缓冲空间相对偏低。
(图片来自杭州银行2023年三季报)
业内人士表示,核心一级资本的补充主要依靠银行自身利润留存的内源性渠道,这就要求银行提升盈利能力。而随着利润增长放缓,杭州银行内源性补充资本能力或有所弱化。
为此,杭州银行向外寻求“补血”。中诚信对该行出具的评级报告透露,近年来杭州银行通过增资扩股、发行优先股、发行资本补充类债券等多种方式补充资本,不过业务规模快速扩张使得核心一级资本补充压力持续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杭州银行高层变更较为频繁,却仍未能显著缓解其核心资本补充压力。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以来,该行至少有10位高管出于不同原因辞任。其中,2022年9月,杭州银行原董事长因组织调动原因辞职,3个月后,该行原行长升任董事长的任职资格获得监管核准。2023年3月,杭州银行新任行长人选落定,当年7月该行启动新一轮高层换届,通过内部提拔3位副行长,杭州银行高管层形成了“一正六副”的格局。
针对所收罚单及业绩快报等方面的情况,杭州银行方面尚未进行回复。未来,该行能否完善内控机制?业绩增速能否提升?核心资本实力能否增强?我们将保持关注。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