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泸州银行成都分行视频号)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卢岳)近日,“白酒系”上市银行泸州银行提交中期业绩“答卷”。据悉,该行第一大股东为泸州老窖。今年上半年,泸州银行净利润增幅近20%。
不过,与此同时,泸州银行资产质量面临考验,除了不良贷款“量率”双增外,该行关注类、次级类及逾期贷款占比均有所攀升。此外,泸州银行贷款行业和客户集中度偏高,前五大行业贷款占比约78%。其中,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达6.71%,高出其它行业不少。另外,前十大客户贷款集中度近70%,超出监管红线。
值得注意的是,泸州银行票据贴现较上年末大幅下降近8成,原因或与该业务去年不良率超20%有关,而通常票据贴现不良率较低。
前十大客户贷款集中度超标
泸州银行成立于1997年9月,主要股东有泸州老窖集团、四川省佳乐企业集团、泸州市财政局等,2018年12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是西部地区地级市中首家上市银行。
今年上半年,泸州银行营收、净利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报告期内,泸州银行营业收入28.36亿元,同比增长15.91%;净利润8.08亿元,同比增长19.71%。
(图源:泸州银行2024年中报)
据梳理,泸州银行营收增长,归功于利息净收入、非利息净收入双双增长。上半年,泸州银行非利息净收入10.78亿元,同比增幅20.86%。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8259.2万元,同比增幅18.63%。同期,泸州银行利息净收入17.58亿元,同比增幅13.07%。对此,泸州银行表示,“主要是生息资产规模增长所致”。
据披露,截至今年上半年末,泸州银行资产总额1651.6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5.26亿元,增幅4.77%。不过,从增速来看,近年泸州银行资产规模扩增趋于放缓。Choice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3年末,泸州银行资产总额同比增速依次为29.67%、13.14%、10.50%、6.06%。
在资产规模扩增放缓背后,泸州银行贷款规模增长处于下行通道。2019年至2023年末,泸州银行客户贷款净额增速依次为42.03%、33%、25.44%、10.75%、10.58%,到今年上半年末进一步下滑至7.72%。
按行业划分,报告期末,泸州银行前五大行业贷款占比达77.77%,较上年末76.47%的占比有所上升。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建筑业这两大行业贷款分别占比31.48%、26.76%,合计达58.24%。同期末,贷款中保证和信用类贷款占比分别为50.05%、31.84%。
东方金诚发布的泸州银行2024年跟踪评级报告指出,泸州银行贷款投向仍集中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建筑业等行业且大额贷款占比较高,行业和客户集中度偏高。同时,保证类和信用类贷款占比也较高。
另据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末,泸州银行最大单一借款人贷款余额13亿元,本行资本净额的8.70%;最大十家单一借款人贷款总额为104.61亿元,占本行资本净额的69.99%,占本行贷款总额的10.48%。
(图源:泸州银行2024年中报)
根据《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规定,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不应高于10%。另外,监管曾明确,对最大十家客户发放的贷款总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
按此标准,泸州银行的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已接近监管上限,最大十家客户贷款集中度更已超过监管红线。
在业内人士看来,由于不像大银行网点多、覆盖面广,中小银行主要围绕核心客户做业务,因此贷款集中度往往偏高。而对部分客户依赖程度较高,风险也会较为集中,一旦客户出现风险,容易导致银行风险上升。
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居高
泸州银行的资产质量也面临一定挑战。截至今年上半年末,泸州银行不良贷款“量率”双增,不良贷款总额13.8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39亿元;不良贷款率1.39%,上升0.04个百分点。同期末,拨备覆盖率372.07%,下滑0.35个百分点。
另外,泸州银行关注类、次级类及逾期贷款余额及占比,较上年末均有所攀升,未来资产质量或有进一步下行的风险。
作为不良前瞻指标,泸州银行关注类贷款由上年末的11.81亿元增加至本期末的13.53亿元,占客户贷款总额的比例由1.28%上升至1.35%。并且,属于不良贷款的次级类贷款大幅增加71.12%至5.89亿元,占比上升0.22个百分点至0.59%。
(图源:泸州银行2024年中报)
同期末,泸州银行逾期贷款15.3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93亿元;逾期贷款占贷款总额比例为1.54%,较上年末增加0.09个百分点。
从行业分布看,截至上半年末,泸州银行公司类不良贷款主要包括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占公司类不良贷款总额的92.11%。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房地产业贷款占比虽有下滑,但不良率走高,且高出其它行业不少。据披露,泸州银行房地产业贷款金额84.86亿元,较上年末的84.54亿元微增0.38%;占客户贷款总额比例为8.5%,较上年末的9.14%下降0.64个百分点;不良率6.71%,较上年末的4.84%上升1.87个百分点,在所有行业中居首。
(图源:泸州银行2024年中报)
而同期末,包括贷款金额数倍于房地产业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其它行业的不良贷款率最高也不过1%出头。
事实上,泸州银行房地产业贷款不良走高或有迹可循。上述评级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末,泸州银行前十大不良贷款余额8.21亿元,占不良贷款余额的比重为65.93%,涉及房地产业等行业企业。这些贷款客户大部分由于行业不景气或者自身经营不善导致生产停滞或处于资金链断裂状态。
同期末,泸州银行前十大关注贷款余额合计10.58亿元,占关注类贷款总额比重为89.53%,其中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占比较高。
记者注意到,按产品类型划分,截至2023年末,泸州银行票据贴现不良贷款率高达22.87%,而通常该业务不良率较低。针对票据贴现不良率偏高的原因,记者向泸州银行发去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图源:泸州银行2024年中报)
或是由于上年末不良率较高,今年上半年末,泸州银行票据贴现金额约0.6亿元,相比上年末的2.78亿元大幅下降78.47%。
此外,泸州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全线下滑。报告期末,泸州银行资本充足率12.46%,较上年末下降0.28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9.45%,下降0.16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03%,下降0.09个百分点,且距离7.5%的监管底线缓冲空间较小。
对此,泸州银行解释称,“报告期内,本行资本净额的增速略低于风险加权资产增速,从而导致资本充足率较上年末有所下降”。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