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张家口银行官网)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卢岳)截至2023年末,张家口银行旗下共有10家村镇银行,其中3家已于今年9月因被张家口银行合并而解散。近日,张家口银行获批收购其余7家村镇银行,并改设为21家支行。
这意味着,待这7家银行因被合并而解散后,张家口银行旗下将无村镇银行。大举实施“村改支”的同时,近日,张家口银行还获当地财政局增持4亿多股获准,国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在业绩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张家口银行增利不增收。截至2023年末,张家口银行非标投资中划入阶段二资产逾50亿,增幅超120%。同期末,房地产相关行业贷款占比约25%,敞口较大。此外,张家口银行前十大贷款客户集中度达75%,已超标。
收购村镇银行获批
张家口银行获批一次性收购7家村镇银行。12月1日,河北金融监管局发布批复称,同意张家口银行收购赤城家银村镇银行、张家口万全家银村镇银行、唐山市开平汇金村镇银行、蔚县银泰村镇银行、康保银丰村镇银行、张北信达村镇银行、张家口宣化家银村镇银行,并合计设立21家支行。
河北金融监管局要求,张家口银行承接上述村镇银行清产核资后的资产、负债、业务和员工,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办理收购事宜,并督促各村镇银行完成法人机构终止相关事宜,在支行筹建工作结束后申请核准开业。
公开资料显示:张家口银行原名为张家口市商业银行,2003年3月8日挂牌成立,2016年3月26日更名为张家口银行。截至2024年9月末,全行资产总额3544.25亿元,存款余额2615.66亿元,贷款余额1942.77亿元。
记者注意到,今年9月张家口银行已完成对秦皇岛抚宁家银村镇银行、卢龙家银村镇银行、昌黎家银村镇银行的收购,这3家村镇银行均因被合并而解散,由其脱胎而来的支行均于当月获批开业。
据张家口银行2023年年报披露,截至2023末,张家口银行旗下子公司共包括10家村镇银行。经核对,正是上述10家被收购的银行。这意味着,待本次被收购的7家银行因被合并而解散后,张家口银行旗下将无村镇银行。
(图源:张家口银行2023年年报)
今年以来,农村中小银行改革化险工作提速。近期,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全国农村中小银行机构行业发展报告2024》,其中提到“村镇银行加速整合,近30家县域银行机构市场化退出或吸收合并解散”。
上述村镇银行被收购,一定程度上或旨在改革化险。记者注意到,中诚信国际发布的“2018年张家口银行二级资本债券跟踪评级报告”显示:张家口银行早期在唐山等地设立的村镇银行面临区域经济下行和贷款管理等方面问题,不良贷款反弹较为明显,截至2017年末,村镇银行不良余额为1.49亿元,不良率为6.29%。
除了旗下村镇银行将全部改设为分支机构外,近日张家口银行获当地财政局大笔增持获准。
11月26日,河北金融监管局发布批复称,同意张家口市财政局增持张家口银行40816.3265万股股份。增持后,张家口市财政局合计持有张家口银行53316.3265万股股份,持股比例为5.78%。
截至2023年末,张家口银行总股本约86.11亿股,其中,国家股(财政股)约1.60亿股,占比1.86%;法人股占比95.85%;自然人股占比2.29%。这意味着随着地方财政局增持完毕,国资对张家口银行的影响力将进一步增强。
(图源:张家口银行2023年年报)
业绩方面犹存挑战
作为地方法人银行,张家口银行在当地金融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不过,近年其业绩表现难言理想。
2024年前三季度,张家口银行出现增利不增收,实现营业收入约52.09亿元,同比下降约3.37%;归母净利润约为10.02亿元,同比增长约12.89%。但同期少数股东损益由约9270.72万元锐减至约563.32万元,降幅达90%以上。
拉长时间线看,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张家口银行分别实现营业收入约63.69亿元、60.84亿元、67.0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约为11.37亿元、7.98亿元、8.77亿元,整体呈波动状态。
(图源:张家口银行2023年年报)
在资产质量方面,据中诚信国际出具的张家口银行2024年度跟踪评级报告,由于加大不良核销和转让力度,张家口银行不良余额和不良率实现双降,截至2023年末其不良贷款余额由上年末的50.66亿元减少至37.55亿元,不良贷款率由3%下滑至2.01%。
从资产结构来看,截至2023年末,张家口银行信贷资产净额、对央行及同业债权、金融投资资产分别占总资产的56.45%、8.56%、32.55%。
在贷款行业投向方面,报告期末,张家口银行贷款主要集中于建筑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以及房地产业,前五大行业对公贷款在总贷款中合计占比55.65%,行业集中度较高。其中,建筑业、房地产业及个人按揭贷款合计占比25.66%,房地产行业敞口较大。
(图源:张家口银行2023年年报)
不仅如此,从客户集中度来看,张家口银行最大单一客户贷款比率为9.48%,接近10%的监管上限;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率更是高达75.44%,超出50%的监管标准不少,贷款客户集中度处于较高水平。
金融投资方面,2023年张家口银行信托及资管计划中非标资产余额144.01亿元,底层资产中78.53%为信托贷款。
评级报告指出,张家口银行部分非标投资底层企业生产经营不善或已公开违约,非标投资信用风险暴露,加大投资资产信用风险管控难度。
据披露,报告期末张家口银行非标投资中划入“阶段二”资产较年初增加30.44亿元至54.24亿元,增幅超120%,主要涉及能源业和租赁与商务服务业;划入“阶段三”资产较年初减少0.57亿元至85.21亿元,主要涉及能源、制造业等行业。
“上述资产以抵质押为主,目前主要通过参加债委会、司法诉讼等方式推进资产重组与处置进程,由于单笔金额较大,未来回收存在不确定性,该行仍需加大抵质押物处置和信用减值准备计提力度,以应对未来可能的损失风险”,中诚信国际如是表示。
此外,从期限结构来看,由于张家口银行期限较长的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房地产项目贷款以及非标投资占比较高,截至2023年末,一年内到期的资产在总资产中占比45.67%。同时,中诚信国际认为,考虑到部分贷款到期后仍需以展期、借新还旧等形式延续且非标资产发生风险,张家口银行资产的实际投放期限被低估;该行一年内到期的负债在总负债中占比达 65.35%,资产负债存在一定的期限错配风险。
就获批收购村镇银行、地方财政局增持以及经营业绩等方面,本报将持续进行关注。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