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财经 > 金融

贷款管理不到位,中国银行三支行合计被罚120万

时间:2024-08-05 10:55:11 来源:消费日报网

图片1.jpg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卢岳)7月3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多张罚单,剑指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银行”)三家分支行,因贷款管理不到位等,中国银行深州支行被罚60万元,中国银行衡水分行被罚30万元,中国银行兴县支行被罚30万元,相关责任人也受到处罚。

  七人被警告,一人被罚款5万元

  相关处罚信息显示,中国银行深州支行因“迟报、漏报案件信息,贷款管理不审慎”,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被罚款60万元;时任中国银行深州支行副行长的刘飞,对该行贷款管理不审慎负责任,受到警告;时任中国银行深州支行行长的王燕,同样对贷款管理不审慎负责任,被警告并罚款5万元;时任中国银行深州支行行长的隋毅,对该行迟报、漏报案件信息负责任,受到警告。

图片2.jpg

  图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银行衡水分行因“贷款‘三查’不严、信贷资金被挪用”,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被罚30万元;时任中国银行衡水分行普惠部经理的李凡庄、时任中国银行衡水分行营业部经理的李国栋和高仑、时任中国银行衡水分行副行长的尚前勇四人,均对该行贷款“三查”不严、信贷资金被挪用负有责任,并受到警告。

图片3.jpg

  图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银行兴县支行因“贷后管理不到位导致信贷资金被挪用”,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二十一条、第四十六条、第四十八条及相关审慎经营规则,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吕梁监管分局责令改正,并处罚款30万元;时任中国银行兴县支行综合客户经理的张利云受到警告。

图片4.jpg

  图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一季度营收利润双降,不良贷款规模扩大

  中国银行于1912年2月正式成立,1949年以后长期作为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统一经营管理国家外汇,开展国际贸易结算、侨汇和其他非贸易外汇业务。1994年改组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

  2006年,中国银行率先成功在香港联交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国内首家“A+H”上市银行,同时也是中国持续经营时间最久的银行,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资产总计达到336590.46亿元。

  中国银行一季度财报显示,该行2024年一季度营收1608.18亿元,同比下降3.01%;归母净利润559.89亿元,同比下降2.90%,其中利息净收入1127.12亿元,同比下降3.94%,非利息收入481.06亿元,同比微降0.77%;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0.73%,净资产收益率(ROE)9.86%。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2.02%,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4.00%,资本充足率为18.52%。

  资产质量方面,中国银行一季度不良贷款率为1.24%,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但不良贷款整体规模却继续扩大,不良贷款总额达2585.79亿元,比2023年末的2532.05亿增加了53.74亿;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为199.94%,比上年末上升8.28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银行今年还多次受到监管处罚,下半年频收“百万级别”罚单。6月18日,中国银行扬州分行则因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等多项违规事项被没收违法所得,并被罚款295万元,随后6月19日,中国银行无锡分行因贷后管理不到位、内部控制存在疏漏以及违规收取手续费被罚款100万元;7月25日,中国银行厦门市分行因信用卡汽车分期业务调查不尽职等3项违规,被罚款130万元。

  此外,4月16日,中央第九巡视组巡视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工作动员会召开,宣布中央巡视组将在中国银行工作3个月左右。7月27日,中国银行研究院原首席研究员陈斌经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银行纪检监察组、山西省晋城市监委审查调查后,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李佳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