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财经 > 金融

裕民银行第一大股东易主、正邦集团出局,去年前三季度亏损2.4亿元

时间:2024-08-14 14:21:49 来源:消费日报网

图片1.jpg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卢岳)8月12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江西裕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裕民银行)变更股权事宜的批复公告显示,同意南昌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受让正邦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裕民银行6亿股股份。受让后,南昌金控合计持有裕民银行6亿股股份,持股比例为30%。

  裕民银行第一大股东即将易主。记者关注到,该行尚未公布2023年年报,且是19家民营银行中唯一一家未发布2023年年报的银行。裕民银行2022年业绩表现也不理想。截至报告期末,裕民银行实现营业收入5.42亿元,同比增长29.05%,净利润0.50亿元,同比下滑19.35%。不良率从上年的0.54%陡升至1.24%,增加了0.7个百分点。

  8月13日,记者就股权变更进展联系裕民银行。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根据《中国银保监会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相关规定,由于正邦集团处于司法重整当中,已经不再符合股东资格条件。“公司股权变更相关程序正在进行中,一切已公开披露信息为准。本次股权变更不会对我行正常经营活动产生影响。”对方表示。

  原第一大股东资金断裂已重整

  江西裕民银行于2019年5月20日获批筹建,同年9月27日获准开业,成为江西首家、全国第18家民营银行。裕民银行注册资本20亿元,由江西养猪龙头企业正邦集团有限公司、江西博能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9家民营企业共同发起设立,其中正邦集团持股30%,为第一大股东。

  裕民银行一成立便颇受市场关注,这与其释放的监管信号有关。第一家民营银行于2014年12月成立,到2016年年底,共有17家民营银行获批。其后由于监管对民营银行的政策收紧,两年多时间未有新的民营银行获批筹建。直到2019年2月,原银保监会对外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有关工作的通知》,其中指出——银保监会及派出机构继续按照“成熟一家、设立一家”的原则,有序推进民营银行常态化发展。

  时隔两年,原银保监会恢复批复民营银行的设立申请,裕民银行成为批筹重启后第一家获批设立的民营银行。

  这张“准生证”被外界解读为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彼时裕民银行的第一大股东正邦集团也正处于业绩巅峰期。

  2019年,生猪价格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猪企业绩与股价齐飞,正邦集团的上市主体正邦科技年内共实现销售收入245.18亿元,较上年增长10.87%,归母净利润16.47亿元,较上年增长751.53%。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出栏量578.4万头,出栏规模在A股生猪养殖类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三。

  2020年,正邦科技累计销售生猪955.97万头,首次跃居行业第二,仅次于牧原股份。正邦科技一时间风头无两,被称为“江西猪王”。

  不过,2021年,生猪养殖行业迎来“寒冬”,激进扩张的正邦科技亦跌入巨额亏损的泥潭。2021年,正邦科技全年亏损188亿元,同比下滑428%,在头部猪企中亏损额居于首位。2022年,正邦科技继续亏损约133.87亿元,资产负债率为148.41%,严重资不抵债。

  资金断裂后,2023年,经过一系列重整措施,正邦科技正式易主,控股股东变更为同为江西养猪大户的江西双胞胎农业有限公司。

图片2.jpg

  图片来源:国家金融监管总局

  如今,南昌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获批受让正邦集团持有的裕民银行股份后,将持有裕民银行6亿股股份,持股比例为30%,成为该行第一大股东。正邦集团将彻底从裕民银行退出。

  企查查显示,南昌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由南昌市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100%持股,后者第一大股东为南昌市人民政府,持股比例为91.037%。这也意味着,裕民银行将成为首家第一大股东为国资的民营银行。

  去年前三季度亏损,2023年财报暂未披露

  “你行应加强股权管理,严格控制股东关联交易,完善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机制,有效防范风险。”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在上述批复中同时这样要求裕民银行。

  据悉,裕民银行成立之初便携带金融科技元素。资料显示,该行是央行《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年)》正式颁布之后的第一家成立的金融科技法人银行,是全国首批、江西首家建设在5G网络之上的现代民营商业银行。

  裕民银行董事长余红永在开业时称,该行今后将实现全业务链条的智能化管理,在获客营销环节,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对全量客群进行智能分析。

  2020年是裕民银行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完整会计年度,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末,该行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均翻倍,分别较上年末增长101.64%、149.82%,但是仍净亏损8157.87万元,延续了2019年的亏损态势。

  2021年,裕民银行实现营业收入4.19亿,同比增长124.47%;净利润实现正增长,达到了6182万元,其资产和负债的规模均增速较快。其中,资产总额173.86亿元,同比增长41.2%;负债总额155.3亿元,同步增长48.07%。

  2022年,裕民银行资产和负债规模“扩表“速度明显放缓。截至报告期末,该行资产总额176.7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5%;负债总额157.8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2%。从经营情况来看,2022年,裕民银行实现营业收入5.42亿元,同比增长29.05%;净利润0.50亿元,同比下滑19.35%。

  资产质量方面,裕民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从2020年末的0.03%增加到2021年末的0.54%,增加了0.51个百分点,并进一步增加至2022年末的1.24%,增加了0.7个百分点,期间不良率增长幅度较大。截至2022年末,裕民银行的拨备覆盖率331.64%,较上年末大幅减少211.31个百分点。这意味着该行为应对潜在的不良贷款损失而计提的准备金减少,风控能力面临挑战。

  有行业人士表示,宣称走数字化、智能化的民营银行不少,但除了微众银行、网商银行等第一梯队外,绝大部分民营银行凭借自身能力发展数字化银行较为困难,只能与流量平台合作。“有些民营银行现如今已经做成了资金通道公司或是助贷机构。”上述人士直言,多数民营银行的自主风控能力还仍待加强。

图片3.jpg


  图片来源:正邦科技公告

  记者注意到,目前裕民银行尚未在官网披露该行2023年年报,该行也由此成为19家民营银行中唯一一家没有发布2023年业绩经营数据的银行。

  最新的业绩方面数据来自正邦科技相关公告。据披露,截至2023年9月末,裕民银行资产总额171.52亿元,负债总额154.93亿元。该行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4亿元,净利润为-2.42亿元。

  对于2023年年报计划何时披露等问题,裕民银行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相关工作已经在有序跟进”。对方称该行将根据相关法规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届时将会在官网进行公布,具体时间以官网公布时间为准。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李佳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