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西安银行视频号)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卢岳)因副行长突然离世,西安银行受到关注。
6月21日,西安银行公告称,副行长狄浩于2024年6月18日离世。西安银行对狄浩的离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家属致以深切的慰问。对于狄浩离世的具体原因,官方未作具体通报。记者从西安银行获悉,狄浩负责机构管理、运营管理、保卫等条线工作。按照规定,其任职西安银行副行长的时间,已超监管期限。
副行长离世
西安银行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以国外大型银行、国内央企、地方国企、民营企业为主要战略投资者的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2019年3月,西安银行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成为“西北首家上市城商行”,同时也是“西北首家A股上市银行”。
6月21日,西安银行发布公告称,“副行长狄浩先生于2024年6月18日离世。本公司对狄浩先生的离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家属致以深切的慰问。”一时之间,该行受到广泛关注。
(图源:西安银行公告)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6月18日,西安高新路尚中心大厦发生一人坠楼身亡事件,据悉为西安银行员工,派出所初步排除刑事案件,相关人士表示事件的调查和善后等事宜正在进行。
记者注意到,西安银行于6月20日召开股东大会。公告显示:公司在任董事11人,出席10人,杜岩岫董事因公务未能出席;公司在任监事6人,出席6人;公司部分高级管理人员列席会议。
对于狄浩离世的原因,西安银行并未在公告中提及。记者就此及其掌管的业务等采访到西安银行,该行表示,“本公司已发布相关公告,以公告内容为准。狄浩副行长负责机构管理、运营管理、保卫等条线工作,目前我行已安排其他行领导承接相关管理工作。目前本公司运营一切正常,各项工作均稳步开展。”
根据公开资料,狄浩是一名“70后”,历任西安银行兴业支行信贷员、西大街支行行长、土门支行行长、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高新支行副行长(主持工作)、高新支行行长。2016年,其被提拔为总行副行长,时年近43岁,成为当时西安银行最年轻的副行长之一。
记者注意到,狄浩曾自掏腰包增持西安银行股份。2023年9月,据西安银行公告,该行副行长狄浩在15日至18日合计增持公司股份21.65万股。本次增持后,狄浩持有股份约22.89万股。彼时,其增持价格区间为3.57-3.65元/股。而拉长时间线看,自上市以来西安银行的股价整体在走“下坡路”。截止6月26日,西安银行报收于3.23元,涨幅0.94%,较13.05元的历史高点已跌去70%多。
从任职时间来看,狄浩担任西安银行副行长一职已近八年,属于超期任职。根据相关规定,银行保险机构应建立关键人员和重要岗位员工轮岗制度,轮岗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7年。
值得注意的是,类似情况在西安银行并不鲜见。据不完全统计,该行原董事长郭军、董秘石小云,以及现任副行长黄长松、张成喆等多位高管存在超期“服役”。由于两位独立董事超期任职,今年4月西安银行还被陕西证监局采取责令改正的监管措施。
此外,据历年年报披露,2019年至2023年,狄浩从西安银行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分别为181.99万元、175.81万元、176.54万元、138.03万元、129.38万元,整体呈下降态势。
面临业绩压力
自上市以来,西安银行业绩增长趋于放缓,直到2023年才有所回升。Choice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西安银行营收增速依次为14.55%、4.27%、0.91%,净利润增速为13.27%、3.05%、1.73%。2022年,西安银行遭遇营收、净利双降,同比降幅分别为8.82%、13.55%。
2023年,西安银行实现营业收入72.05亿元,同比增长9.7%,净利润为24.62亿元,同比增长1.56%。在营收、净利回升的情况下,西安银行的分红金额却大幅减少。
据梳理,西安银行上市后的分红比例保持在30%以上,即使2022年营收、净利双降亦如此。2019年至2022年,该行每10股派息依次为1.85元、1.90元、1.90元、1.65元;分红比例为30.74%、30.64%、30.11%、30.25%。
到了2023年,西安银行拟每10股分配现金股利0.56元,分红比例仅10.11%,相比往年分红大降。Choice数据显示,至今年6月27日,该行分红率1.73%,在42家A股上市银行中排在倒数第二,仅高于不实施分红的郑州银行。
(图源:西安银行年报)
对此,西安银行给出了三点原因:一是当前国内经济总体回升向好,但房地产、地方债务等重点领域风险仍面临一定困难和挑战。同时,银行业机构在稳定息差、资产投放、营收增长、非息收入拓展等方面普遍承压,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经营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持续上升。
二是随着新资本管理办法实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政策趋严,叠加金融稳定要求提高,外源性资本补充难度加大等因素影响,商业银行内源性资本补充和积累的重要性凸显。为此,本公司顺应监管要求,在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夯实资产质量,加大拨备计提力度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加强内源性资本储备,确保资本充足水平达标的同时,更好地应对外部风险的非预期波动和自身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
三是本公司目前正处于新战略规划的落地执行阶段,需统筹考虑业务发展和战略转型的资本需求,内源性资本的不断积累将有利于本公司保持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态势,进而更好地提升投资者的长期回报,切实推动全体股东共享本公司经营发展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西安银行资产质量面临一定下行压力。截至2023年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27.3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56亿元;不良率为1.35%,上升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197.07%,下降4.56个百分点。同期末,易转化为不良的关注类贷款余额88.74亿元,较上年末的46.04亿元接近翻倍。
(图源:西安银行年报)
针对上述情况,西安银行解释称,受部分房地产客户和零售业务风险的影响,资产质量有所承压;叠加商业银行资产分类新规实施,我行从严执行资产分类,夯实资产质量,不良贷款率和关注类贷款占比均有所提高。2023年我行一方面加大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夯实风险缓冲垫,一方面加大不良资产的核销、清收与处置,加快风险出清,受综合影响,拨备覆盖率有所降低。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