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财经 > 证券

大决策投顾又遭处罚!近一年内两次因误导性宣传被监管点名,炒股会员价高达3.68万元

时间:2025-07-29 20:15:06 来源:消费日报网

1.jpg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卢岳 )近日,四川证监局连发两条处罚公告,对四川大决策证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简称“大决策投顾”)、成都汇阳投资顾问有限公司两家证券投资咨询机构采取行政监管措施。

  其中,大决策投顾收到了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经查,该公司存在合规管理机制不健全、未向客户完全履行告知义务以及误导性营销宣传等问题。

  据梳理,近年来,大决策投顾频频因违规营销收到监管罚单,包括责令改正、监管谈话、暂停新增客户等。

  投顾公司通过夸大宣传、暗示收益等方式吸引客户,易诱导投资者做出错误决策,从而滋生后续投诉与退费纠纷。目前,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大决策投顾公司的消费者投诉量就达百余条,且今年来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

  五度被查处存误导性营销宣传

  公开资料显示,四川大决策证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设在四川成都,拥有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牌照的证券投资咨询公司。公司成立于1998年,注册资本1000万元,是中国证监会批准的专业证券投资咨询机构,中国证券业协会会员单位。

  然而这家老牌的投顾公司,却频频因违规被罚。

  近日,四川证监局下发的罚单显示,大决策投顾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公司合规管理机制不健全;二是存在未向客户完全履行告知义务的情形;三是存在误导性营销宣传的情形。针对上述违规行为,四川证监局决定对该公司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

2.jpg

  记者梳理证监会官网信息发现,这是大决策投顾近一年来第二次因误导性宣传被监管“点名”。

  2024年12月,四川证监局下发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显示,大决策投顾存在误导性宣传、人员培训覆盖面偏低等违规行为,责令其改正。

  再拉长时间跨度来看,自2017年以来,大决策投顾及下属分支机构共累计8次收到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其中5次涉及误导性营销宣传的情形,且2023年以来两年多的时间里连续出现了4次。

  这类违规主要违反了《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中的第二十四条:“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应当规范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推广和客户招揽行为,禁止对服务能力和过往业绩进行虚假、不实、误导性的营销宣传,禁止以任何方式承诺或者保证投资收益。”

  虚假、不实、误导性宣传是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的违规重灾区,也是监管处罚重点。最新罚单要求大决策投顾需在收到决定书后的30日内,向四川证监局提交整改落实情况的书面报告。

  大决策投顾频频因“误导性宣传”被查,是否反映出公司相关方面存在整改不到位的情况?为杜绝违规行为再次发生,公司建立了哪些内控管理制度?就相关问题,《消费日报》记者向大决策投顾发去采访提纲,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线上营销揽客成主要渠道

  记者注意到,天眼查显示,大决策投顾旗下共有7家分支机构。不过,目前仅有1家上海分公司在正常经营中,剩余6家分公司均显示已“注销。”

3.jpg

  此外,记者在抖音、微信视频号等直播短视频平台看到了多个大决策投顾公司发布的引流广告,如“每日盘前短线策略0.01元抢”“免费领取机构选股策略”“主力选股王指标0.01元体验”等,以低门槛吸引股民。在点击广告链接后,可以直接跳转至大决策投顾公司的企业微信客服对话框,对方则以“领取主播同款福利”“领取指标、战法”等为由,推荐添加助理的企业微信,由此完成流量获客。

  互联网时代,直播、短视频已成为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获客的新渠道。特别是去年以来,在A股市场上涨行情影响下,多个投顾机构与短视频平台合作,争相设立账号引流涨粉,一时间无数短视频平台涌现出以荐股为主题的直播节目。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违规操作也随之出现。近期,有多位投资者反映通过不同平台的短视频以及直播了解到大决策投顾的服务。被“引流”到社交平台添加助理的企业微信后,对方便开始进行营销宣传信息的“轰炸”。

4.jpg

  “我是经微信朋友圈广告接触大决策投顾公司,随后被业务员持续诱导升级服务。”5月份,消费者小包(化名)反映称,该公司在营销过程中,通过展示“范姐3只票赚13.8万元""郭大哥3只票赚14万元"等盈利案例,声称其具备卓越专业能力,诱导自己签署服务协议。小包先后4次累计缴纳服务费90600元。但在随后的服务中,小包发现该公司推荐的股票不仅未实现宣传的收益,反而导致其累计亏损2万元,因此要求四川大决策全额退款。

  记者看到,在消费保平台上,今年以来和大决策投顾相关的投诉有数十条;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截至7月23日消费者投诉量达到了141条。其中多名消费者反映,大决策投顾的“投顾”人员存在诱导升级高额服务套餐的情况。

5.png

6.jpg

  今年5月6日,有消费者反映,自己通过直播添加了四川大决策公司企业微信,对方天天推直播并发其他客户盈利的图片,每天推荐金股、盘前盘中盘后直播跟踪,每天微信轰炸,“说会员巨大优惠至518元1个月,会选股给我买,保证盈率”。

  该消费者在高额收益诱惑下,分别支付518元加入四川大决策会员订购“短线播牛VIP”、支付14781元购买了大决策股市管家VIP。但后续买入的个股均出现了亏损。此时该消费者被推荐给“汪主任”,称获得一个参加标杆票的名额,“能盈利很多”,随后汪主任又以该消费者“资金不够”为由,要求其再缴费28888元,消费者这才意识到自己陷入了“连环套”,提出退款。

7.jpg

8.jpg

  7月16日,另一位消费者反映,自己于2025年6月通过社交平台添加一位四川大决策助理,在这名助理不断地发微信盈利股票图片消息的诱导下,于2025年6月26日支付了618元购买了“短线擒牛冠军版”服务,添加了顾问严某。但是由于推荐的股票表现不行,在对方推荐下该消费者再次购买了更高级的服务,即36800元的“股市赢家”,添加了顾问徐主任。7月14日,徐主任提出带该消费者做“标杆股”,让其准备好20万资金进行操作。次日上午徐主任又一次提出要支付1万让升级加入小班的标杆股团队,才可以推荐标杆股的股票。消费者质疑大决策投顾虚假宣传,要求退还支付的咨询费共37418元。

  从消费者反映的情况来看,大决策投顾的工作人员存在以其他用户盈利案例进行营销的情况,大量类似信息的“轰炸”下,给消费者产生“只要买入其推荐的股票就能实现盈利”的假象,从而购买会员服务。

  然而,当消费者禁不住诱惑购买了数百元到数千元的初级投顾服务套餐,其后往往有更多“连环套”在等待。以0.01元等低门槛产品吸引新用户后,营销更高价格的投顾产品成为大决策投顾工作人员的最终目标。

9.jpg

  官网信息显示,大决策投顾的初级产品名为“短线擒牛冠军版”,官网指导价为5800元/6个月;高级产品为“股市赢家”,标价36800元/100天。此外另有一个面向高净值投资者的高端产品“股市赢家定制款”,宣称由大决策投顾的首席投顾团队给出明确的个股炒作建议,包括买入、仓位、减仓、加仓、卖出。

  记者获悉,目前投顾机构多为佣金分成的盈利模式。有行业人士认为,这可能导致从业人员为快速获客,宣传过程中存在“承诺收益”“夸大宣传”等话术。机构为了盈利往往也逐渐重营销轻服务,对于营销人员的违规持默许态度。

  营销宣传合规度仍待提升

  四川证监局近日最新处罚公告下发后,记者以投资者的身份添加了几名认证为大决策投顾的工作人员的企业微信,发现以个别客户成功案例、个股大涨等信息进行营销的情况依然存在。

  在推荐付费产品时,工作人员频频向记者发送“喜报”,如“冒大哥合作前做操作亏损的一塌糊涂,加入我们后也是报喜,合作一段时间后非常满意”“小资金客户范姐,加入后5000资金跟票!连续报喜8只”等消息。对方每天发来的类似信息达数十条,并称以上“仅仅只是报喜学员的冰山一角”。

10.jpg

  近日,大决策投顾工作人员向记者发来的宣传视频显示,一个名为“四川大决策为您服务一生”的微信视频号将个别投资者的盈利案例、感谢信、锦旗等资料制作成宣传材料,进行营销。如一份营销宣传文档链接中,有一段对个别投资者的回访音频,称“林大哥加入后第一只票4连板大丰收,一个月赚了30万”。

  记者看到,在对方发来到多个宣传视频中,尽管每个案例的底部均附上了一段提示语:“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表现。也不能覆盖同期客户全部表现。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但视频中自称是“市场部经理”的工作人员并未对相关内容进行提示,而是着重介绍盈利案例。案例中“大决策实力杠杠的,10支股8只涨”“汪大哥跟上合作三只票两只都涨停,写来感谢信”“吴姐加入后连买16只票报喜14只,送来锦旗”等宣传文案具有明显的诱导性。

11.jpg

  上述工作人员在企业微信中推送的营销内容是否存在误导性宣传?对于工作人员的营销内容公司是否进行了有限监控和管理?就相关问题记者向大决策投顾发去采访提纲,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李佳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