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产业经济 > 汽车

理性看待新能源车“保费焦虑”

时间:2022-01-14 09:42:40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2021年底,12家财险公司的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产品在上海保险交易所新能源车险交易平台上线。随后,特斯拉保费上涨80%、新能源车保费“一天一个价”、新能源车省下来的油费都交了保险等新闻先后冲上热搜。不少消费者对于新能源车刚缓解“里程焦虑”,又陷入“保费焦虑”。

  然而,有媒体调查发现,不同车型的新能源汽车的保费变化实际上涨跌互现,但“一天一个价”确实是夸大其词。随着新能源车市场份额不断提升,保费的变化事关消费者的“钱袋子”,车险作为财险中的支柱性险种,价格和产品迭代也关乎保险公司的业绩报表。对新能源车险的价格变动不能一概而论,全面分析行业发展情况方能厘清个中关系。

  首先,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给保险精准定价带来了挑战。以电池系统为例,上市初期新能源车的续航里程在200公里左右,如今的续航普遍超过了400公里。电池能量密度比快速提升考验着定价模型,在有限的数据样本中,很难实现精准定价。此外,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虽然连续高速增长,但市场占有率刚刚超过10%。与传统燃油车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相比,累积沉淀的数据量仍然非常有限,影响了新能源车险定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其次,车险费率和价格要能够反映被保险车辆的风险状况。从出险频率来看,据中国银保信统计,从2016年到2020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整体出险频率高于非新能源汽车3.6%,家用车新能源汽车的出险率更是高于非新能源车9.3%。同样是新能源车,不同车型之间的出险率也有差异。目前新能源车险的赔付率接近85%,行业面临较大承保亏损压力,如何在满足消费者需求和产品盈利之间找到平衡,考验着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力。

  再次,新能源车险与燃油车车险保障责任有很大差异,单纯进行保费价格比较并不科学。本次上线的新能源车险产品是根据新的示范条款和费率表开发的专属产品。新产品的保障责任不仅包括了汽车的“三电”系统,还扩展到充电桩损失、电网故障等,而燃油车车险保障责任则集中于发动机、变速箱等传统部件。

  最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车辆零配件供给价格大涨,特别是进口车辆受影响更大。这会使得车辆维修成本上升,保险公司在定价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因此也会带来车险价格浮动。

  事实上,新能源车专属保险上线不足半个月,从条款到费率再到推出产品,加起来的时间还不足一年,仍然是“新手上路”。但只要假以时日,新手一定能成长为老手,为我国保险市场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于 泳)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王典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