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家中坐,卡在身上带,银行卡内存款为何竟不翼而飞?原来,这是由于银行卡在境外被盗刷。春节期间,孙女士赴泰国旅游,曾用银行卡在泰国某商户消费550元。过了几个月,银行客服致电孙女士询问她近期是否出国,并称其银行卡发生了30多笔异常消费。孙女士顿感疑惑,因为她自回国后从未使用过该银行卡,涉案银行卡也从未丢失,一直由其保管,且银行卡密码信息只有本人知晓。孙女士查询账户交易明细后才发现,其银行卡自回国后依然在泰国发生了31笔异常消费。
孙女士立即前往派出所报案并诉至法院,主张银行对储户存款应具有安全保障义务,要求银行对其被盗刷的损失予以赔付。银行方则认为,涉案银行卡被盗刷是因孙女士在泰国境内使用时泄露密码所致,孙女士对其持有的银行卡未尽到谨慎义务,故应当由其自行承担责任。
该案一审法院判决认为,本案系伪卡交易导致的储户经济损失,判决由银行承担全部损失及利息。银行不服一审判决,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近日,北京一中院作出最终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北京一中院经审理认为,结合时间、地点、空间及涉案账户曾在国际银联通报的泄密商户消费的信息,该交易系伪造复制的储蓄卡进行的伪卡交易。孙女士的银行卡被他人复制,表明被盗刷银行卡不具有唯一的识别性,银行卡系统存在安全隐患,致使银行卡背面的磁条信息被复制且不能被辨别真伪,故银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未尽到安全保障责任的违约行为。银行未能证明孙女士授意第三人进行交易,以及孙女士对密码泄露存在过错。另外,孙女士在接到银行客服电话次日便采取了报案措施,银行上诉主张孙女士未尽到谨慎注意义务的意见,法院不予采信。
在该案中,银行卡在境外被盗刷,法院判决由银行赔偿。那么,是不是所有银行卡被盗刷的情况,都可以要求银行承担责任?对此,法官表示,并非所有银行卡盗刷损失都应由银行承担赔付责任。每位持卡人对个人银行卡和密码都负有保管义务,在银行为持卡人提供了必要的安全、保密条件下,持卡人若因自身过失造成银行卡遗失或密码泄露,从而产生风险及损失,一般情况下则应由持卡人自行承担。
“持卡人在刷卡消费过程中,要严防银行卡密码外泄,输入密码时要注意遮挡键盘。一旦发现银行卡被盗刷,应就近到ATM取款机查询并进行取款或吞卡操作,以证明卡未离身且在本地,随后及时挂失并到公安机关报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法官助理吴银娇说,对于持卡人而言,最重要的是保管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养成良好的安全用卡意识,可以通过开通余额变动短信提醒等业务,随时掌握卡内余额变动情况。同时,银行要进一步履行保障持卡人存款安全义务,努力提高并改进银行卡防伪技术,最大限度防止持卡人银行卡被盗刷。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