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讯 (孙明阁 山东报道)日前,65岁的林女士吃花糕不慎将枣核吞入,卡在食管,继而出现颈部疼痛并逐渐加重,家人见状不敢怠慢,赶紧带其前往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
“当时都在边吃饭边聊天,正说着话呢就把枣核吞下去了,然后就觉得枣核一直卡在喉咙里,怎么咽也咽不下去。”随后,林女士感觉胸骨后剧痛、食管阻挡感明显,就连说话、喘气都疼。
经过详细检查,医生在林女士食管上端发现一枚长约2.5cm枣核,枣核两端尖锐,已经刺入食管壁,形成溃疡。在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陈秋、疼痛科主任贾国、护士长靳利平共同合作下,紧急为患者实施了消化内镜下异物取出术,医生以“稳、准、快”的娴熟操作顺利取出枣核。术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又给予其暂禁饮食、抑酸、促进粘膜溃疡愈合等治疗。
“日常生活中吃东西险出大事的情况并不少见,像林女士就属于食管异物,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陈秋表示,食道异物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儿童大多因为口中含物误吞引起;老年人因牙齿脱落或使用假牙,口内感觉不灵敏,易误吞异物;成年人则多因进食时嬉闹、匆忙、注意力不集中引起。食道异物发生后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较大的食道异物可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如不及时就诊可引起食道感染、食道穿孔、纵隔感染、大血管破溃等危急情况。
陈秋提醒,食管异物是风险较高的疾病。如发现食管异物,大家切忌听信强行大量吞饭、喝醋软化骨头等“土办法”,要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吃东西时最好不要讲话,宜细嚼慢咽,如果发生异物卡在食管,建议大家尽快就医。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