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长三角观察 > 聚焦长三角

江阴供电三新分公司:金秋农民丰收节 清洁能源添色彩

时间:2021-09-18 11:35:02 来源:消费日报网

消费日报网讯(宋洁瑜) 在“喜看稻菽千层浪”的美好时节,我们迎来了“中国农民丰收节”的第四个年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江阴政府鼓励因地制宜,探索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之路。国网江阴市供电公司三新分公司用心当好“先行官”,用情搭建“连心桥”,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升农村用能电气化水平,助力乡村用能清洁化普及,用清洁能源赋能乡村振兴,用绿色电力为农民丰收节的欢庆注入澎湃动能。

江阴供电三新分公司:金秋农民丰收节 清洁能源添色彩

国网绿助丰收稻飘香

位于江阴市徐霞客镇的南北绛农业专业合作社是江阴唯一一家粮种培育基地,年产粮食约2000吨。一直以来,合作社采用柴油作为烘干热源,2020年,江阴公司帮助合作社将原先的10台柴油烘干机替换成了新型的空气源热泵烘干设备,并给予了客户增容费用分三年结清的优惠政策。经客户自行测算,与原先的烘干方式相对比,单斤粮食的烘干成本下降了6分钱,光是这一项,一年就可为合作社减少用能费用约24万元。

为了让合作社的电烘干设备在使用高峰时能安全运转,江阴供电部门还为其量身定制方案——新上一台630千伏安的变压器,保障电烘干过程的用电安全。

“油改电之后,我是省钱又省心,再过两个月,你们来看我的‘大丰收’!”负责人林春金满脸的笑意已经预示着丰收的到来。截止到目前为止,江阴公司共在全市推广空气源粮食电烘干设备82台,设备总装机容量2375KW,保障了地区粮食生产。

江阴供电三新分公司:金秋农民丰收节 清洁能源添色彩

志愿红助水产抢“鲜”上市

“鱼虾接海随时足,稻米连湖逐岁丰”。在江阴,金秋丰收的不止是农作物,更多的是“鱼获”,其中鼎鼎有名当属“长江三鲜”。在利港镇西安村天正水产养殖公司全封闭的养殖区域里,11座钢结构恒温大棚分外醒目,负责人姜银秀介绍到,“鲥鱼、河豚对环境、水质等养殖要求高,江阴供电公司直接帮我引来了长江水,设备都是全自动化。”2020年长江“十年禁渔”政策正式实施后,面对突然冷清的江边渔村,江阴市地方政府支持退捕渔民转产就业,利用江阴35公里江岸线的天然优势,鼓励渔民发展特色江鲜水产养殖。江阴市供电公司积极响应地方政府号召,做好上岸渔民的用电服务工作,针对用户用电设备、台区运行情况和实际用电需求,主动当好用户的“电参谋”。截止到目前,帮助建成电气化水产养殖789户,通过自动温控设备、自动饲料投喂机的投入,减少人工成本的同时更是提高了水产品的成活率。

金秋十月也是螃蟹上市的季节,为解决养殖区域水汽大,投料机、增氧机、水泵等设备存在的漏电风险,公司“澄心澄意”党员服务队为全市养殖户配电变压器、低压分接箱、用电设备外壳上安装保护接地装置596套,在设备电源侧和养殖区域值守人用房安装漏电保护器165套,为乡村养殖户用电装上“双保险”,也为渔民丰收注入了新动力。

江阴供电三新分公司:金秋农民丰收节 清洁能源添色彩

科技“青”新添智慧“铁粉”

“我这一个养猪场一年出栏猪12000多头,猪粪便的清扫,饲料、水的投喂,还有猪栏的清洗,全部都是自动化的,整个养猪场只有六个工人。我现在只要坐在办公室喝喝茶,养猪场内的一举一动我都看得清清楚楚。”徐霞客镇邵府农业的陈老板指着办公室前的一排排显示器“炫耀”道,“有了这个智能平台,我呀,天天都是‘丰收节’!”

去年开始,为配合江阴市农业部门“菜篮子”项目,江阴市供电公司以“青创赛”、“科创赛”、“群创赛”等为载体,组建5支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对照市农业部门提供的重点项目清单,主动提供精准服务,与政府合力打造智慧农场平台,为“互联网+”农业生产管理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形成一二三产业互促互动、相互渗透、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同时,江阴三新分公司联合电科院,将青禾农场作为农业基础性项目,着力研究转化农业科研成果,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广农业科学技术作为乡村振兴的发展前瞻。

国网江阴市供电公司三新分公司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推进“双碳”行动,将坚强电网建设与清洁能源供应有机结合,着力打造“电力+振兴+生态”供电模式,推出“瓶改电”、“守护一江清”、“绿色乡村”、“数字化农场”等系列项目,探索能源替代在经济发展、乡村振兴上的运用实践,以电气化改造改善客户用能体验,以清洁能源助力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为农民喜迎丰收增色添彩。(完)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刘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