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三角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浪潮中,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四甲镇以高压输变电产业为锚点,从单点企业突围,成长为集聚龙头、链上协同的产业集群。这里涌现出沪海有色铸造、南通爱尔思轻合金精密成型、中兴精密、南通嘉富泰电气等专精特新企业,产品不仅撑起国内高压电气装备“硬核骨架”,更成为ABB、西门子、GE、日立能源等世界顶尖企业的核心供应商。如今,四甲镇凭借清晰产业规划、有力政策赋能与完善配套支撑,加速打造华东电力装备产业新高地。
产业积淀:从“单点突破”到“集群隆起”的四甲路径
四甲镇高压输变电产业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6年,南通爱尔思轻合金精密成型有限公司(下称“爱尔思”)落户货隆工业园区,率先深耕高压设备铝合金罐体生产,成为区域产业“开拓者”;2004年,爱尔思以商引商吸引台湾中兴电工入驻,共同打造省级输配电设备特色产业园,集群雏形初现;2011年,海门沪海有色铸造有限公司(下称“沪海”)成立,借数字化改造与技术攻坚,迅速成长为高压铝铸件领域“后起之秀”。
三十余年发展中,四甲镇形成“龙头引领、链企协同”格局:爱尔思主攻特高压设备核心壳体,产品连续十年获中国铸造协会金奖,获评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兴精密聚焦输配电设备配套,2025年1—7月与中兴创元共缴税金近4000万元,实现两位数增长;沪海以“无销售团队却获世界500强青睐”的独特模式,成为高端精密铝铸件标杆。三家企业各有侧重又相互补位,构筑产业“铁三角”,产品覆盖高压开关外壳、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医疗设备构件等,客户遍布全球14个国家。
沪海铸造:以“三力”筑护城河,成集群发展核心支柱
在四甲镇产业版图中,沪海有色铸造极具“反差感”——无销售人员、无专门市场部门,却让ABB、西门子、GE等巨头主动上门。这份“底气”源于技术创新、客户协同与员工激励的三重突破。
(沪海)
沪海自2011年成立便以“技术研发”为核心竞争力,走“产学研协同+自主攻坚”之路:与上海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深度绑定,联办定制化培训班输送员工进修,组建高校专家与企业骨干联合研发团队,攻克高压铸件“卡脖子”难题。2024年,“大型铸件双炉双升液管低压铸造方法”获实用新型专利,解决长4.37米、直径0.8米特大细长壳体铸造难题,此前该产品波兰企业合格率仅50%,沪海样品合格率达100%,填补行业空白。数字化转型是沪海另一“王牌”,2011年开发定制化MES系统,2018年上线ERP系统,将生产数据、人员绩效、成本管控纳入数字化闭环,还创新将工人工资与系统数据挂钩,解决“数据失真”问题。如今,沪海通过数字化打通生产瓶颈,人效大幅提升,2025年1—5月开票销售额同比增长17.3%,订单排期至2026年,向“长三角高端铸造标杆”迈进。
客户合作上,沪海“技术营销”模式颠覆传统:不设专职销售人员,订单全靠客户转介绍。美国安络杰曾同时向沪海与美国本土企业发新产品图纸,沪海20天完成样品研发,美方仍在方案准备阶段;瑞士ABB搁置一年的特大壳体项目,沪海以独创工艺实现100%合格交付,成为其全球核心供应商。当前复杂贸易环境下,客户更成为沪海“风险共担盟友”。2025年美国关税政策摇摆,沪海对美出口仍增超20%,某世界500强企业3月与其签署2025—2027年框架合同,约定年供应增幅不低于25%、年采购额不低于2000万美元,还明确“关税额外成本由美方企业承担”。
面对乡镇引才难,沪海摒弃“空降兵”模式,坚持“自主培养子弟兵”:与南航、上海交大联办大专班、管理内训班,每年选派优秀员工进修;组织骨干赴台湾中兴电工、国外客户企业交流。为留才,沪海建立激励体系:初、中、高级工程师享不同职称津贴,专利获批后奖励发明人,4名员工获南通市五一劳动奖章。如今,沪海15位主管中80后占比超80%,20%员工有技术职称,稳定“技术铁军”成发展基石。
爱尔思与中兴精密:龙头引领与链上协同,共筑产业生态
作为四甲镇高压输变电产业“元老”,爱尔思以与GE、日立能源的深度合作树“国际标杆”。2024年,爱尔思销售额3.6亿元、入库税收4500万元,同比增37.5%;2025年与日立能源签全球采购战略协议,采购量增10%-15%,还获GE授牌“专业产品生产车间”,专产362kV和550kV系列高压产品。爱尔思是高新技术企业、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研究中心依托企业,连续获评日立能源(ABB)、GE全球优秀供应商,客户涵盖国际巨头与西电、平高、上海航天等国内领军企业。
(爱尔思)
中兴精密是“以商引商”典范,2004年落户货隆工业园区后,累计投资3亿美元,带动10余家配套企业入驻,与爱尔思共建省级输配电设备特色产业园,在拓展海外市场的同时布局国内新能源领域,成产业链稳定“压舱石”。
三家企业形成“技术互补、客户共享、供应链协同”生态,让四甲镇产业从“单个企业竞争”转向“集群作战”,抗风险能力与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
镇域赋能:三大抓手激活新动能,打造发展“强磁场”
四甲镇高压输变电产业崛起,离不开镇党委政府精准赋能。近年来,四甲镇紧扣 “3+3+3” 重点工作体系,以 “产业规划、智改数转、人才保障” 三大抓手为集群 “搭台铺路”,而招商引智的持续突破,更成为集群规模扩容、能级提升的关键推力 ——5 月 16 日,四甲镇与南通嘉富泰电气科技有限公司举行特高压电气设备生产项目签约仪式,正是这一赋能逻辑的最新实践。
此次签约的项目,既是四甲镇 “以龙头带集群、以存量引增量” 招商策略的落地,也是对产业空间的高效盘活:项目计划总投资 5 亿元,占地 36 亩、总规划建筑面积 3 万平方米,其用地与空港产业园一期 “盘活 36 亩闲置土地建转型平台” 的思路高度契合,实现了低效资源与优质项目的精准匹配。而南通嘉富泰本身的产业属性,更与四甲镇现有生态形成 “补位协同”—— 作为一家拥有自主研发高新专利技术的电气设备企业,其核心业务聚焦新型高压输变电配件生产,恰好填补了当地集群在 “高端配件制造” 环节的细分空白,与爱尔思的 “核心壳体”、沪海的 “精密铸件” 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呼应;其客户名单中,台湾罗吉斯、日本东洋等国际企业可与现有集群的 ABB、西门子客户网络互补,国家电网、平高集团等国内龙头,更能与爱尔思服务的国内领军企业形成 “客户共享”,进一步强化集群抗风险能力。
“四甲通江达海,产业集群密集,营商环境极佳,地方党委政府服务意识强,让企业安心、放心、有信心。” 南通嘉富泰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邹云的评价,正是四甲镇 “亲商安商” 氛围的真实写照 —— 从为沪海提供 “智改数转” 资金补贴,到规划空港大酒店、商业邻里中心解决人才住宿消费需求,这些持续多年的配套服务,成为企业选择落户的重要考量。而项目的落地,也将为四甲镇产业发展注入多重增量:不仅推动现有 7 家知名企业(含江苏中兴精密机械、江苏中兴创元高压电气有限公司两家台资企业)组成的集群进一步壮大,助力货隆高压输变电产业园(2012 年定为省级科技产业园区、2016 年认定为南通市特色工业园区)向 “华东特高压设备配件技术标杆基地” 升级,更能推动全镇高压输变电产业产值在现有 15 亿元基础上进一步突破,加速实现 “国内市场扩展 + 国际市场深耕” 的双循环格局。
当前,四甲镇正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战略机遇,放大南通新机场、海太长江隧道、北沿江高铁等交通区位优势,在深化新型电力装备、航天金属材料、高端纺织机械三大主导产业布局中,已推动 4 个重点项目入选第二批市级重大项目库,新增项目数量领跑中心镇组。此次嘉富泰项目签约,既是前期招商成果的体现,更吹响了新一轮项目建设的 “集结号”—— 四甲镇将以此为契机,持续以 “投资四甲就是投资上海和苏南” 为招商名片,聚焦产业、科创、人才领域精准发力,向着 “产业强镇” 目标全速迈进,不断夯实华东电力装备新高地的产业根基。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