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体验 政策扶持
近期,全国多地推出数条相关政策,旨在帮助实体书店寻找新的发展方向。例如,福建省厦门市于8月16日至9月4日开展2023年民营书店扶持资金申报工作;河北省于10月27日公示拟扶持实体书店名单,其中包括了110家单位和项目;11月3日,四川省成都市公示实体书店拟扶持项目名单,其中包括35家单位的86个项目。实体书店在网络图书销售快速增长的时代下,通过不断打造“沉浸式”阅读氛围,从而获得新的发展。
实体书店打造“惊喜”空间
实体书店正通过给读者制造体验上的“惊喜”迎来发展新机遇。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掇集书店近年来在国内受关注度较高,其独特的造型和丰富的功能吸引了众多读者前来体验。该书店占地约2488平方米,集综合图书区、主题展演区、商务与旅游主题馆、饮食生活馆、模拟飞行体验区等功能为一体。读者在书店内漫步,每个转角都是一个新的空间,每个空间都有一个新惊喜。
惊喜中往往蕴含了体验经济的“感官性”和“记忆性”特质。掇集书店运营总监任正松表示,希望能够打造一个“窗口”,给读者惊喜的同时,积极营造中轴线上的新国门文化社区。掇集书店坚持举办读书会活动、中轴线主题展览活动等,积极推广阅读文化。同时,连续两年与自闭症公益机构联合举办慈善展览,继续拓展公益之路,通过“职业体验活动”增加自闭症青年社会实践机会,为书店创造更多的内容功能。
齐贤书店位于北京修德谷传统文化体验基地内部,负责人李成诚介绍,书店名字取自“见贤思齐”,书籍的选品也以传统文化为主。该书店的特色是“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设有汉服体验室,让读者可以穿上汉服,并通过学习《礼记》上的礼仪,让传统文化真正从书本中活起来。齐贤书店常驻有7位非遗传承人,提供二十四节气美食、香道、串珠、古琴、太极、诗词等十几种传统文化体验,将书籍内容与现代人的衣、食、住、行深度融合,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吸引新生代消费群体到店
实体书店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餐饮、文创、展览、艺术等多元经营模式跨界融合,形成了新的文化消费模式,而一些高科技产品和创新理念的加入,更吸引了消费者前往书店购书和体验。
据了解,北京市新华书店地安门店为宝书局作为西城区中轴线主题书店,首次加入了科技元素。消费者可以戴上为宝书局的“AR眼镜”,沿着店内设置的中轴线建筑标识一路走下来,感受“移步换景”的意趣。
“店内通过这样的活动设置,打造了集展示、交互与科普为一体的中轴线上的‘新IT’数字名片,实现其在新城市转型中的‘智慧重生’。”姜明说。
此外,北京市新华书店共有东单医药书店、动漫主题书店、宠物主题书店、太空梦想店、红山口书店、香山主题书店、抗战书店等近20家特色主题书店。
“这些特色主题书店,根据新的经营定位推出主题书籍和相关文创产品,都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出现了向好发展的经营态势。”北京市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姜明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其中,为宝书局地安门店、动漫主题书店、宠物主题书店现已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在经营方面,特色主题书店与之前传统的新华书店相比,客流量和书籍销量明显增长。通过经营理念和服务内容的改变提升,打造了体验式文化消费场所,吸引了更多新生代的消费群体进店消费。
政策扶持助推产业发展和壮大
文化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是政府的政策支持。书籍作为文化的载体,其健康发展也离不开相关政策的助力。一系列扶持举措,正不断激发书店的内生活力。
业内专家表示,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政策手段来支持和促进文化经济的发展,例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文化事业建设等。这些政策措施可以有效地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壮大。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政府对实体书店的支持政策,包括租金补贴、减免租金、资金奖励等,都有力地促进了实体书店的发展。这些政策不仅帮助书店从业者减轻了经营压力,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好的阅读环境和更多元化的文化体验。
在姜明看来,虽然近年来,北京市加大了对实体书店经济扶持力度,但是转型升级投入的资金在较短时间内很难收回成本。此外,特色主题书店主理人或店长管理能力和素质参差不齐,在阅读文化空间管理运营上缺乏一定经验。实体书店要想保持长期盈利或收支平衡,需要更好的服务模式和内容。
(综 合)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