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浙江广电旗下新媒体中国蓝新闻报道,近日,多名小米SU7车主通过社交媒体反映汽车的大灯与翼子板接缝处存在鼓包、翘边现象,按压时出现上下起伏,影响外观整体性。
5月15日,据界面新闻报道,浙江省消保委汽车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翼子板设计尺寸偏大,导致与车灯装配过紧,阳光照射下,热胀冷缩后出现缝隙,属于“设计制造汽车经验不足”引发的问题。
同时,浙江省消保委汽车专家还表示,自己处理汽车问题已经12年,还没碰到过原厂车出现这种情况的问题。
在中国汽车质量网日前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新能源中大型及大型车质量排行(纯电车型)》中,小米SU7排名垫底,而排名前三的车型分别是广汽昊铂GT、岚图追光、阿维塔12。
据了解,本次发布的汽车质量榜单按照车型尺寸及动力类型等多个维度进行细分排名,排名“综合各车型的投诉故障、缺陷风险、可靠性、安全性、环保性五个维度,并参考权威调研机构的评测数据,以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评出的结果中,小米SU7在新能源中大型及大型车质量排行(纯电车型)榜单中以239分排名末位。
据官网介绍,中国汽车质量网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中国质量报刊社主办的国内首家官方汽车质量投诉平台,全国汽车产品缺陷线索监测协作网的发起单位。
另据南昌晚报报道,近期小米SU7 Ultra也因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宣传问题陷入舆论漩涡,引发众多车主不满。数百名消费者要求小米汽车无损退车。多名小米SU7 Ultra准车主向记者表示,其高价选装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存在虚假宣传问题。
小米汽车官方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其4月销量环比3月出现下跌。另据第一财经援引的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李颜伟提供的上险数据显示,小米汽车销量已经连续三周出现环比下滑。
对于销量波动问题,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5月15日发文回应称:“今天米粉反馈有人在集体扩散小米汽车销量的内容,我了解了下各平台统计的4月10万以上轿车的销量排行榜。同时也问了下近期情况,和每一个小长假一样,假期前后消费重心向旅游、休闲等领域倾斜。无视周期的主观臆断,非常不专业。要不咱们回溯一下全行业历史周期数据验证一下我说的对不对?”
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毅阳表示,汽车制造复杂度高,相比消费电子,汽车涉及上万个零部件,供应链管理、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的难度呈指数级上升。小米作为新玩家,缺乏传统车企数十年积累的品控经验。首款车型通常需要市场验证,早期批次可能存在设计或制造缺陷(如软件BUG、硬件匹配问题)。传统车企如特斯拉Model 3初期也曾面临类似问题。此外,为抢占市场,小米可能压缩测试周期,导致部分潜在问题未充分暴露。短期内,消费者需权衡“创新功能”与“可靠性风险”之间的关系。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