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深度解析

网购过度包装屡现 有些快递包装可以瘦瘦身

时间:2020-04-16 11:11:17 来源:人民日报

  让商品包装合理、适度,不是快递业一个行业可以完成的任务,需要生产、销售、配送全链条协力配合

  网购一本杂志,打开快递信封发现,里面还用塑料袋把杂志包了一层;从某生鲜电商采购蔬菜水果,收到货后居然看见,每根香蕉都单独套着塑料包装袋!而那种网购一件衣服,塑料袋、纸盒加快递袋包上四五层的情况,就更是常见了。那些过度的包装,可以瘦瘦身。

  过度包装是个老话题。早些年,消费者诟病的主要是月饼、茶叶等有礼品价值的商品被过度包装,华而不实且浪费资源。为此,国家标准委员会等部门专门出台了国家标准来规范相关行为。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发展,网购中的过度包装再次受到关注。

  2019年,我国快递业共配送快件超过600亿件,使用的编织袋、塑料袋、包装箱等包装材料数以十亿计,胶带的卷数以亿计。

  如此巨大的资源消耗,要求我们探索出更加绿色节约的包装与配送方式。国家邮政局发布《快递业绿色包装指南(试行)》,要求推进快递绿色包装工作,逐步实现包装材料减量化再利用。一些快递企业和电商平台已经做出了探索:研发更为环保的包装材料,并做出“共享快递盒”等提升快递包装利用率的尝试,鼓励消费者送还快递纸箱等。

  但是,目前为止,网购时过度包装的情况仍然屡见不鲜。很大程度上,销售、配送环节的过度包装是出于减少运输损耗的考虑,以及由此带来的消费者对产品如何评价的考量。其实,对快递包装的要求,和产品从生产到消费者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关系。比如杂志,是否可以把快递单贴在杂志自带的塑料袋上直接配送,或是不给杂志套塑料袋,直接装快递信封呢?这样,既适度保护,又节省资源。

  告别过度包装,不是快递业一个行业可以完成的任务,需要生产、销售、配送全链条协力配合。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新兴寄递市场,应该鼓励和支持相关行业的龙头企业发起、组织、参与包装减量化的探索。与此同时,消费者也应转变观念,不能认为包装层数多就是商品精致或商家服务好,应将关注力更多聚焦到产品本身,至于包装,适度就好。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赵名扬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