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深度解析

山西临县发生一起疑似4人中毒事件

时间:2020-06-28 11:13:12 来源:消费日报网

1.jpg

正在建设的集气站

  消费日报网讯 近日,接线报称,山西临县疑似4人集体中毒的事件,中毒原因不明,当地的一些村民传得沸沸扬扬,而真实情况扑朔迷离。为此,消费日报网·法制视点工作人员前往事发地,对事件进行了调查。

  4人或涉集体中毒

  工作人员在事发地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石白头乡的秦家山村,见到了村民张平平。张平平称:当天与他一起在石白头乡卫生院治疗的共有4人:本村的人有他和张飞飞,还有2人为中澳煤层气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澳公司)三交北项目秦家山集气站(以下简称集气站)的农民工。

  张平平回忆道:事发前几日,他到紧邻集气站的耕地去干活,看到有几辆洒水车在工地周边反复喷洒,当时就闻到刺鼻的如烂土豆气味而感觉身体不适,当时他还以为是自己的身体出了问题。同在附近耕地干活的村民张飞飞,也说闻到了难闻的气味,并感到身体不舒服。张飞飞说:咱们感觉不适可能与喷洒有关,并说咱们俩应堵住洒水车问问喷洒的是什么;但当两人堵住其中一辆洒水车后,因距离太近,闻到的气味更加浓烈,同时感觉到自己好像快要不行了,随后就被车拉到石白头乡卫生院进行了治疗。

  张平平还说,他去了石白头乡卫生院后,医生说他免疫力低,给输了液,开了一些药,当天就回家了;医药费是谁支付的他也不知道,截止目前也没有人和他要过医药费。

  反映“中毒”问题的几个村民提供的一段视频显示:一农民工说,事发前几天他就看到有几辆洒水车在集气站周边反复喷洒,自此他就开始闻到一股难闻的气味,并感到身体不适;事发当日是因一辆洒水车到工地门房前反复喷洒,因此导致他和同在门房的一人出现头晕等症状,同一天共有4人在石白头乡卫生院进行了治疗。

  4人就医是否属实?

  在石白头乡卫生院,工作人员见到了当天对4人进行过治疗的医生赵艳峰。赵艳峰说4人均为中毒,并在门诊输了一天液、开了一些药拿上就回去了;在场的一位女医生也补充说:是中毒,当天4人到了卫生院还有人呕吐、有人头晕。

  工作人员走访了临县生态环境局,在环境局见到了中澳公司负责环保的牟(音)部长,牟部长说:事发当日是公司安排在集气站洒水降尘,但所洒水已经过处理,还在钻井中添加了美国进口原料,因此所洒水对土壤、植物均无害,还有益处。接着还说每口井约产生五六十立方污水,一部分经处理回用,一部分被指定转运处理;去年公司共转运处理五六百立方,并在临县生态环境局均有备案。

  工作人员当场提出希望查看转运处理手续后,临县生态环境局表示没有问题,但因保管该手续人员有事外出,随后会将相应手续发给工作人员,但截止发稿也未收到相应手续。

2.jpg

秦家山村村志牌

  多方涉法

  临县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刘治国告诉工作人员,经对中澳公司在石白头乡秦家山村喷洒降尘水取样分析化验,仅COD和氨氮有点轻微超标,并已经罚款10万元;刘治国说,老百姓还用大粪作为肥料种地呢,他个人认为对中澳公司罚款有点严格了,COD和氨氮超标绝对不会导致人中毒。

  石白头乡卫生院的全科医生及村主任张艳平告诉工作人员,事发当日他就向临县检察院、生态环境局报了案;同时还介绍,秦家山村村民收入来源有三大块:养殖、种牡丹和中澳公司占地、“毁林”对村民的补偿,占地、“毁林”补偿是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他家就被补偿数十万元。

  工作人员在秦家山村境内用砖砌的村志牌上看到,秦家山村原近一半人口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并于2016年整村脱贫;脱贫支柱产业为500头犊牛托养园和15亩蚯蚓养殖园区等。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张海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