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地方

广西赣华生物:打造蛋白多肽高地 领跑大健康产业

时间:2024-03-08 10:53:32 来源:消费日报网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刘晓磊)广西赣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3月,是一家主要从事生物科技工程、细胞营养蛋白多肽产品研发生产的企业。成立几年来,该公司“领跑大健康产业,打造健康产业集群”,积极参与和推动国民健康产业发展,致力于细胞营养研究,为消费者打造安全优质的蛋白多肽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2019年7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提出“坚持预防为主,把预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有效应对当前突出健康问题,必须关口前移,采取有效干预措施。”而早在此之前,广西赣华生物创始人尚友敬就已经意识到“治未病”的重要性,他曾用10余年的时间不断探索、研究、试验诺丽果酵素、诺丽果肽、胶原蛋白肽等蛋白多肽,在提高人们的身体健康,增强人体免疫力等方面发挥的作用,经过与有关专家及学科带头人共同合作,研发出了诺丽果肽等生物物质,并获得了两项国家发明专利。

据介绍,肽是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物质,是人体最基础的营养物质。外源补充活性肽,就是从科学营养治未病的角度出发,用营养治疗提前干预进行防病。广西赣华生物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先后与广西大学、广西医科大学、中国农科院水牛研究所等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科研人员进行深入合作,研发生产出胶原蛋白肽、牡蛎蛋白肽、诺丽果肽、大豆蛋白肽、珍珠蚌胶原蛋白肽等十多个品种的蛋白多肽产品,各项产品指标均达到国家的有关标准。公司现有研发生产厂房4550多平方米,年产近百吨的生产线,产品主要销往浙江、江西、上海、广东、安徽等地。

微信截图_20240308105257.jpg

产品质量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广西赣华生物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专业的精神致力于高品质小分子蛋白多肽产品的生产,建设了10万级无菌净化生产车间,配置先进生产和检测设备,实行无接触无菌化系统操作,并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从原辅料进货检验、生产过程、出厂检验、包装、售后服务等方面严格把关,力求为消费者打造优质的产品。作为目前国内科研工艺领先、规模化生产结晶肽的企业,具有高活性是赣华生物小分子蛋白多肽产品的主要特点。

2020年6月,赣华生物进驻广西防城港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中国)核心区之后,受到了防城港市领导及园区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该公司投资注册成立了“广西赣华真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利用自主研发的生产线和设备,对各种动植物的蛋白进行切割和浓缩,获得高效果和高活性的多肽产品,包括地龙蛋白肽、胶原肽、大豆肽、牡蛎肽、甲鱼肽和诺丽果肽,各自具有不同的功效和特点,例如增强免疫力、美容抗衰老、降血脂、补钙、滋补和抗氧化。此外,这些产品具有低温好溶解的特点,可在冷水中迅速溶解,保证了多肽的活性和效果,避免了高温水对药材的破坏。该公司拥有三大核心技术:靶向精准的切割技术、自主产权的独家切割设备,以及35度密糖烘干技术。此外,他们不仅自己做品牌,还为其他中药材企业提供萃取服务,帮助提取低温自备的动植物或植物的活性成分,确保该公司在市场上的核心竟争力。

公司销售模式主要包括经销商和社交电商两个模式。目前客户主要是老年人和亚健康人群,对多肽的需求很大,多肽可以作为一种辅助的保健品,帮助他们补充营养、修复细胞、提高免疫力,先后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中国对外贸易、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等部门颁发的食品经营许可证、生产许可证、产品条码证书、商标证书等资质。公司还在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中马工业园,注册成立了销售企业,设立业务拓展窗口,使蛋白多肽产品力争开拓东盟国际市场,实现产品走向国际。

目前,广西赣华生物正积极创新营销方式,借助区块链现代信息技术,全方位拓展销售渠道,同时,该公司在取得国家发明专利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学习汲取国内外先进技术,力争在防城港市及广西区内乃至全国,打造一个生物工程、细胞营养蛋白多肽工程高地,构建高精尖的生物科技产业链,为促进国家大健康产业发展,提高国民健康素质贡献力量。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袁和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