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刘晓磊 □ 陶胜平 周盈盈 韩佑存)7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平桂区羊头镇木家村新寨自然村,连片的花生田生机盎然。在田间地头,农民们弯腰一拔、顺势一抖,一串串颗粒饱满的花生便从泥土中“跃”出。拔起的花生植株被迅速集中到脱粒机旁,伴随着机器的轰鸣,花生荚如雨点般落下,转眼间就装满了塑料筐。
木家村的丰收景象,正是平桂区3万余亩花生喜获丰收的生动缩影。小小花生,正滚动成助农增收的“金豆豆”。据了解,今年该区花生种植面积达3.26万亩,较去年增长4.48%。这片稳步扩大的“金色版图”背后,是“科技兴农”的坚实支撑——从精选良种、科学田管到机械化收获,一条龙的科技服务为丰产丰收提供了坚实保障。
“农技站的专家经常下来指导,啥时候播种、怎么防病害,讲得清清楚楚!”种植户黎大哥欣喜地分享道,“以前是‘靠天吃饭’,现在可是‘靠技术吃饭’咯!”在平桂区,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地头“把脉问诊”已成常态,为传统种植注入智慧基因。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让新农具“好帮手”加速“飞入寻常农家”,生产效率节节攀升。
花生的丰收,不仅直接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也有效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不少农户不仅通过销售新鲜花生增收,还积极进行初加工,制成花生油、咸脆花生等特色产品,并借助电商平台和线下市场渠道销售,进一步拓宽了增收致富的路子。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