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刘晓磊 □ 杨晓佼)广西壮族自治区拥有约7000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面积、长达1600多千米的大陆海岸线,分布着600多个无居民海岛,海洋资源得天独厚。近年来,该区各级海洋主管部门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引领作用,强化海洋资源要素保障服务,创新用海体制机制改革,提升重大项目用海保障效能,以重大项部门目建设之“进”支撑我区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之“稳”。
聚焦主责主业,精准做好海洋资源要素保障服务。该区紧紧围绕“一区两地一园区一通道”建设,深化国家重大项目部区联动机制,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通过建立并动态调整全区重大项目用海服务清单,分类型、分阶段逐步推进项目落地见效,持续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大项目落地。在“拓增量”方面,2022年至2024年9月,全区获批复(出让)用海项目263个、涉及面积17.59万亩,批复用岛5个,涉及面积2.307亩;批复用海征收海域使用金11.96亿元,依法减免海域使用金1.73亿元,切实服务保障平陆运河、防城港海上风电、龙门大桥等一批全区涉海重大项目落地。特别是今年以来,该区共获批北海市铁山港工业区A5深海排放管工程、北海港铁山港20万吨级航道工程等4宗国管项目用海,累计获得用海批复面积达60547亩,创历史新高,为一批重大涉海项目提供用海精准保障。在“去存量”方面,按照“轻重缓急、一事一策”的原则,积极稳妥地研究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的盘活路径。目前,该区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取得积极进展,共有效处置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面积约30273亩,总处置率约70%,为沿海各市引进重大项目在历史区域内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坚持首创精神,推进涉海领域体制机制改革。会同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在全国首创海域使用权与海砂采矿权“两权”联合出让新模式,获自然资源部在全国推广。采用“海域使用权立体分层设权”方式,解决项目用海重叠难题走在全国前列,为龙港新区玉林龙潭产业园、平陆运河工程等项目交叉重叠用海难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积极推动海域使用权不动产权证书与水域滩涂养殖证同步核发,促进用海审批质量和效率“双提升”。构建全区各级海洋主管部门、自然资源不动产登记协同工作机制,实现海域使用管理与登记数据实时共享,着力提升海域、无居民海岛登记和管理效能。
推进提速增效,抓好海洋行政审批改革。认真贯彻落实深化“简易办”“放管服”等改革措施,统一在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办理,全面完成一窗受理、容缺受理、承诺审批、全区通办等行政审批改革工作,特别是在压缩行政审批时间、审批流程、海域论证、竣工验收和规范批复公文等重点环节进行创新优化,用海审核、审批事项在法定20个工作日基础上承诺8个工作日完成审批,实际提速60%以上。近几年来行政审批全程网办率、满意率均达100%,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效能。着力构建“三位一体”,实施海域海岛海岸线立体监管“有硬招”。结合工作实际,在系统内积极探索建立项目用海用岛行政审批、执法监管、动态监视监测“三位一体”信息共享联动处置工作体系,采用卫星遥感判别、无人机航拍、联合现场巡查等方式,不断提升我区海域海岛海岸线综合管控能力,共同形成依法用海、依法管海的强大合力。2022年1月-2024年9月,全区共核查疑点疑区41批次,涉及240个图斑,面积8910亩,查处23宗违法用海用岛案件,有力打击了各种违法用海行为,切实维护了良好用海秩序。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