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佟强)冰情雪韵喜迎八方来客,鼓震天籁畅享冰雪盛宴。2025年1月11日上午10时,由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政府主办,鸡西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鸡西市农业农村局、黑龙江省兴凯湖管理委员会、密山市人民政府承办的“千年渔猎生态渔业——探寻肃慎文化 2025兴凯湖冬捕节”在冰封雪裹的兴凯湖拉开帷幕,全国各地数以万计游客齐聚冰面,共同目睹冰湖腾鱼的壮观场面。
千年渔猎,生态渔业。本次兴凯湖冬捕节是黑龙江开展冰雪旅游“冷水鱼——冬捕季”系列活动、发展龙江冰雪经济、推动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2024—2025年“鸡西冰雪逍遥游”系列活动“冰之秀、雪之魂、寒之舞、冬之梦”四大活动之一“寒之舞”中重点推出的大型冰雪活动,激活冰雪经济的兴凯湖冬捕节已成为鸡西冬季冰雪旅游的重头大戏。
寒风吹唢呐,“肃慎”伴我行。2015年兴凯湖冬捕节被列入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走进密山市区,高速、公路,沿途村屯,就会被浓浓的冬捕气氛包围着。悬挂着5000余面“肃慎”标志的冬捕刀旗,迎风舞动欢迎着远方的游客。市区临街电子屏,滚动播放着冬捕节的准备实况。家乡推荐官、知名网红及全国著名歌星、影星、主持人、奥运冠军为冬捕代言,兴凯湖冬捕在网上持续发酵。“肃慎”历史与冰雪资源融合一起,打造出一张历史与自然合成的“兴凯湖冬捕等你来”的冰雪旅游名片。
雪人路边站,夹道来欢迎。渐入冬捕现场,冬捕的气息和着东北风扑面而来。从兴凯湖国家风景廊道至兴凯湖湖湾渔港再到兴凯湖冬捕场地,200多个雪人,列队迎接,冬捕门廊、“福”字画廊、灯笼游廊、花树柱廊、栈桥回廊,彩旗步廊,满满的冰雪文化、满满的冰雪艺术、满满的冰雪亮点,棱角分明,凸显出来。
过年玩冰雪,撒欢乐翻天。
来一次兴凯湖穿越。千人踏着晨光,沐浴着寒风。踩着冰雪,徒步在兴凯湖上,以“健康中国”为主题的冬季全民健身活动陪着兴凯湖冬捕,丰富了兴凯湖冬捕的内容。
看一次冰雪演出。兴凯湖冬捕节主题曲,“打冰尜,欻嘎拉哈,成串的辣椒在墙上挂……”等东北摇滚歌曲,在兴凯湖畔回响,以“迎风旗、震天鼓、祈福词、出征酒”四大篇章作为冬捕开场,锣鼓敲起来、歌声响起来,秧歌扭起来、舞姿摇起来,人气火遍全场,在热闹非凡的喜庆中,实现了冷资源向热经济的转换。
吃一次全鱼宴。兴凯湖鱼类丰富,有“三花五罗十八子”等鱼类69种,兴凯湖大白鱼有“边塞三珍”之称,近日,鸡西市被中国渔业协会授予“中国兴凯湖大白鱼之乡”称号,“松茸蒸大白鱼”入选我省“九珍十八品”“十大名菜之一”。大锅柴火、冰水炖湖鱼,肃慎湖鱼宴,60家以湖鱼为主的美食套餐,吃“肥”了游客,“鼓”了商家的腰包。
逛一次湖上大集。30个摊位的年货大集,以“大白鱼”为主的水产品及农副产品,还有以“鱼皮画”“鱼骨架”等鸡西地区的非遗产品,作为春节的伴手礼。兴凯湖特产+俄罗斯产品,琳琅满目、稀奇古怪的产品吸引游客的眼球,商品区成为“买全俄卖全国,买全国卖全俄”的展台。
练一次冰上写法。书法家们以冰面做纸,湖水做墨,写肃慎历史、写唐诗宋词、写冰雪经济、写新年寄语、写发展足印。百米冰上书法,独具匠心。
赏一次美之蓝冰。原生态的兴凯湖,孕育出晶莹剔透的蓝冰。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冰的纹理、冰的凌厉、冰的图像,冰随着日光的折射,颜值、形状不断变换,蓝冰的美幻、蓝冰的故事,当日出日落金辉斜阳洒落在湖面时更显神奇,引人遐想,这是一处“拥抱蓝冰、亲近冰雪”的打卡地。
试一次湖上冰钓。冰上垂钓,垂钓爱好者直呼“美哉”。“静坐湖面上,帐篷挡风寒,惬意老渔翁”,冰上钓湖鱼,是梦想,是兴凯湖冬捕节圆了我的梦。一位钓友有感而发。
观一次冰口出鱼。拉网起鱼喽......鱼把头的“一嗓子”引爆全场。渔民们排着队将千米大网拉出冰面,鲤鱼、鲫鱼、胖头、嘎牙子等各类鱼种缠绕于网间,在水雾间跳跃,当56斤头鱼破水而出时,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呐喊声,冰天雪地间,处处是喜庆丰收的画面。经过几轮较量,人们关注的“头鱼”赢得了99.9万元的好彩头。游客抢先与头鱼合影,这不仅仅寓意着吉祥如意,更承载着对新年的祝福和期望。
兴凯湖为中俄界湖,由大、小两湖组成,是国家4A级度假、养生、旅游胜地。冬捕节现场,人头攒动,零下十多度的严寒阻挡不住热情的市民和游客前来一睹冬季开湖捕鱼的盛况。据统计,本次活动参与人员达45480人,车辆约11900台,临近的白鱼湾镇休闲度假农庄、湖沿村农家游、密山市区兴凯湖国际大酒店、如家宾馆一票难求、一桌难定。在密山小住几天,冬捕、滑雪、赏冰排,看雪雕......别样的春节大餐,有滋有味,流连忘返。
本次冬捕节,我市依托兴凯湖的独特自然优势,让游客在享受冬捕快乐的同时,感受着大规模冬捕的壮观盛宴,亲身体验渔猎的乐趣,重温传统冬捕渔猎文化的独特魅力,进一步厚植冰雪文化,浓郁冰雪氛围,叫响了密山冬季冰雪旅游品牌,真正地把兴凯湖“冷”资源变成“热”产业。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