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地方

新春走基层|吉林:年货大集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时间:2024-02-05 16:51:26 来源:消费日报网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王春宝)过了腊八就是年。腊月里,年味渐浓,东北农村的年货大集上,人群熙攘,买卖兴隆。春节前,记者走访吉林省多地年货大集,从这浓郁的人间烟火中,感受人们对新生活的新期盼,领略年货大集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百年大集年味浓

随着农历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年味也越来越浓。走在吉林省农安县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浓浓的年味儿散发在城乡的每个角落。这几天,记者在农安县前岗乡鲍家大集上见到,吉祥的“福”字、糖果、干果、冻货、蔬菜、海鲜等年货,品类丰富、物美价廉,一站式满足群众的各种所需。各个摊位前选购年货的人络绎不绝,记者穿行在人群中,感受着浓浓的烟火气。

据了解,农安县鲍家大集从形成至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在吉林省商务厅、市县商务局开展的县域商业建设行动专项资金的支持下,前岗乡完成了鲍家集贸市场第4次改造的一期工程建设。现在,迁移到市场外部的商户,现已全部移回市场内部。改造后的鲍家大集,市场面貌焕然一新,商户经营规范有序,摊点布局更加合理,来往群众的购物体验大幅提升。

赶上时代潮流,随着时代的变化,这里也配备了鲍家村电商物流中心服务站。农安县前岗乡鲍家村电商物流中心服务站是2019年末农安县城乡高效配送第一批试点服务站,开通了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功能,提供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服务。2020年农安县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前岗乡鲍家村在物流服务站的基础上,先后升级了8个电商服务站。

叫卖的、闲逛的、送货的、选购的、打卡拍照的……人们怀着对鲍家大集的情有独钟相聚在此,享受着浓浓年味里的喜庆与欢乐。前岗乡鲍家村党总支书记臧洪雷介绍,鲍家大集每年进入腊月集市就更加热闹,鲍家原来的大集都是在街路上,比较零散,并且堵塞交通。2023年11月份开始,鲍家大集统一规划到集贸市场院儿里,规范了管理、缓解了交通问题。如今,鲍家大集已经成为具有历史性的一个乡村大集。

“第一书记代言”产品大集开幕

携乡村特产迎新春。1月27日,吉林省“第一书记代言”产品大集在长春开幕,来自吉林省直部门(单位)和长春市的256名驻村第一书记纷纷登台,亮身份、讲乡情、售产品、话振兴、迎新春。

产品大集在颇具特色的朝鲜族象帽舞表演中拉开帷幕。“自2022年到双阳区齐瓦房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我们积极探寻村集体发展道路。我所在的双阳区民政局为村里捐赠两千余棵树苗,协调1.4万元慰问金在春节期间对脱贫村民进行慰问。”长春市双阳区齐瓦房村驻村第一书记王运涛说。当天,他带着当地生产的有机米参加大集,希望帮助乡亲们拓宽市场销售渠道。

在大集现场,长春市驻村第一书记协会组织公主岭、榆树、农安、德惠、九台、双阳6个县(市)区的40名驻村第一书记、37家单位、56款代言产品参展,“第一书记”摇身变成“带货达人”,向省内外消费者热情的推介代言产品。于丫酸菜,叶小铺三辣酱等地域特色突出的农副产品,将“长春味道”带给了省内外消费者,展示了长春市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接下来,长春市驻村第一书记协会将继续整合好产品、物流、销售等资源力量,开展好“进展会、进媒体、进社区”活动,发挥好“第一书记代言”品牌优势,助力打造具有“长春特色”的农特产品品牌,为长春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

据悉,本次大集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同步开展,共设置136个展位,集中展示驻村第一书记代言的401款吉林省特色农产品。线上通过多个电商渠道进行销售,同步组织驻村第一书记在多个平台上进行直播带货。

外国朋友来东北赶集啦!

1月21日,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乐山镇农文旅融合“年货大集”在乐山大集广场热闹开集!摊主们纷纷摆出自家产的“宝贝”,就连展台前的宣传语也是接地气暖人心,满是人间烟火气。

微信截图_20240205165104.jpg

(年味十足的乐山大集)

“在我的国家也有类似的集市,但我没来过中国东北的大集,所以就和伙伴们过来看看,感觉乐山大集很好,非常有过年的气氛!”来自俄罗斯的安娜说。当天,东北师范大学的130名外国留学生,也慕名来到乐山大集,这些留学生分别来自英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巴基斯坦、蒙古国等国家。

来自英国的留学生开心地说,“我非常喜欢这个热闹的大集,在大集上参观体验特别有新鲜感,我被各种美食深深地吸引了,还有乡村文化都很有特点!”留学生们纷纷表示,大集传播的浓厚传统文化,让大家更享受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

“我在中国好多年了,这次赶大集让我体验了原汁原味的中国年,如果你没来过中国东北的大集,就不算真的来过中国!”一位来自韩国的留学生笑着说。

据了解,在东北有很多具有百年历史大集,是东北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大集。吉林省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以农村大集为契机,深耕历史文化,进一步推进“以农助旅、以旅兴农”深度整合,打造区域特色乡村文旅品牌,擦亮农文旅融合发展新名片,让乡村旅游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增长点、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袁和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