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时尚生活 > 教育

盲文阅览需提升“适盲服务”

时间:2021-11-25 13:52:1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山东省图书馆一楼视障数字阅览室书架上,陈列着文学、心理学、医学等多类盲文书籍。工作人员告诉《半月谈》杂志记者,馆藏2000余册盲文书,这两年几乎是零借阅。建一个图书馆的视障阅览服务区,需投入至少几万元,而山东约85%的视障阅览服务区闲置。早在2017年底,我国省地县三级公共图书馆设立的盲文及盲文有声读物阅览室已达到959个,如果大多被闲置,无疑是一种浪费。

  什么原因造成这种闲置?

  一方面,像纸质书受到电子书冲击一样,盲文出版也从单一纸质盲文书刊,发展到电子版盲文、有声读物等多形态读物,盲人数字阅读推广工程也在推进,由此导致的公共图书馆的视障阅览服务区和盲文书籍闲置,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还有另一些因素值得重视的。该记者调研发现,视障群体盲文学习意愿低,尤其是后天失明的人普遍不愿再学盲文。又如,视障群体出行困难,下楼、上街、乘车,如果有一个环节让他们觉得不安全,可能就宁愿待在家里,通过手机或听书设备满足阅读需求,而不是到图书馆享受公共服务。

  视障群体需不需要阅读?一名视障者说:“由于视力限制,我们比普通人更渴望通过阅读认识这个世界,阅读让我变得更自信和阳光,阅读让我的世界更敞亮。”所以,民政、文化、教育等部门尤其是街道办与社区,应经常主动走入视障群体,引导与激励他们学盲文与读书,这对他们提高文化素质、避免边缘化至关重要。

  一方面,城市要完善盲道等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另一方面,图书馆要让盲文书籍充分“流动”起来,比如,将盲文书籍配送至社区、盲人按摩店、特殊教育学校图书室等,并定期轮换,开展“盲文读物寄送到家”服务,进入社区、小区举办视障群体读书沙龙,让视障者和义工交流读书心得,相互推荐优秀图书。

  图书馆视障阅览服务区和盲文书籍闲置,说明需要提升“适盲服务”的精准度。阅读如同生命里的明灯,对视障群体更是如此。全民阅读,不能让视障群体掉队。(□ 何勇海)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王典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