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独家报道

将“捉迷藏”式标签标注摆在台面上

时间:2022-01-12 09:47:56 来源:消费日报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固体饮料质量安全监管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进一步规范固体饮料标签标注,严格固体饮料质量安全监管,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其中规定,固体饮料产品应当在产品标签上醒目标示反映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固体饮料”,字号不得小于同一展示版面其他文字(包括商标、图案等所含文字)。警示信息所占面积不应小于其所在面的20%,警示信息文字应当使用黑体字印刷,并与警示信息区域背景有明显色差。公告的发布将阻断固体饮料利用标签标注等手段冒充特医食品的路径,摆在台面上的标签标注让消费者一目了然,利于行业监管的同时,也在规范行业的发展。

  固体饮料和特医食品两者有着显著的差异,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相关知识的缺乏和产品包装、宣传的误导,往往让他们在购买相关产品无法清晰界定产品的类别。此前,也有多家媒体报道过固体饮料冒充特医食品的案件,市场监管总局也发布过消费提示,帮助消费者正确区分特医食品与固体饮料。但这些方法或多或少都会存在无法触及部分消费者的情况。《公告》重点对标签标注、警示用语、宣传语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从生产角度入手,从产品源头抓起,让此前存在的各种“捉迷藏”式标签标注无处可藏。

  事实上,规范食品标签标注的并不仅仅只有固体饮料。此前发布的《关于开展婴幼儿配方乳粉标签标识规范和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中就提出,婴幼儿配方乳粉的标签标识应真实、准确,不得利用字号大小或色差误导消费者等。而在《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规定生产日期和保质日期应当显著标注,可以印制在白底色的包装面上等。

  标签标识是消费者了解产品、企业宣传产品的最直接渠道。不论是购买哪种类型的食品,消费者都有着健康、安全的天然需求。通过各种规定、标准的制定与发布,将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增加消费者相关的知识储备粮,完善社会监督机制。

  市场上的食品种类繁多,但每一种食品似乎都有着自己的宣传“法则”,面对商家五花八门的营销手段,让产品的信息大大方方地摆在台面上,让消费者清清楚楚地看到产品信息,是消费者的需求,却也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毕竟,消费者也有“火眼金睛”,企业为一时之利而放弃一世之利得不偿失。

  文|幽 月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乔娇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