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独家报道

精准把握库存量和需求量

“上线”让江苏塑料企业效能提升

时间:2021-10-27 10:15:55 来源:消费日报


  □ 本报实习记者 解 磊

  去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国消费市场有了许多的变化,据最新发布的《2021年中国购物者报告》显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内人群的消费习惯发生明显改变,更多消费者转向线上渠道,实体零售渠道受到冲击。

  受到冲击的企业其中就有江苏省无锡市优能塑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开发表示,如果不是去年这场春节意外而来的疫情,陈开发觉得优能塑业凭借20年的市场积累和口碑,也可以活得很不错。优能塑业成立于1999年,过去20年一直在做线下商超入驻和贴牌代工,年产能8000多吨,而其中70%以上是给其他品牌做贴牌代工。

  “疫情来袭,订单不多了,和去年同期比,开机率也只有60%,而且出不了货。”据陈开发介绍,年前仅垃圾袋就压了1000万左右的库存。不仅如此,传统产销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和不稳定性给优能塑业的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弊端,工厂的自有品牌线下销售,一方面流通领域经销商因受线上生意的冲击为了提高销量而不断地压低工厂的价格,货款也是不能及时回款;另一方面商超渠道的竞争持续加激,高额的入场费、每年扣点的增加、各种各样的店庆节庆费,还有大批量的退货,“搞得我们工厂苦不堪言。”陈开发说道。

  线下的路走不通,优能塑业只能开辟新的道路。去年8月,优能塑业在线上开通了超级工厂店,试水线上零售模式。

  “试水,一方面就要把自己不擅长、做不了的交给别人去做,另一方面就要循序渐进反复做一些调试。” 陈开发告诉记者,起初通过上架产品测试后发现公司的垃圾袋、保鲜膜、保险袋这三款产品用户评价很好,随后决定就此打爆款。

  很快,垃圾袋打出来了。“从0做起,短短两周时间成长为品类第一,看着它的销量逐渐涨到几百、几千、上万,到现在已经稳定到每天能卖3万单左右。”从性价比到规格、厚度、以及分隔区的打孔密度这些细节上的精细化处理,让这个日用消耗品成为爆款,也助力优能收割了消费者的好感度,让超级工厂直营店的口碑直线上升。

  业绩增长只是一方面,效能的提升对管理者陈开发来说更喜闻乐见。

  据悉,优能塑业以前为近10家品牌代工贴牌,不同规格的产品生产一周至少需要切换好几个品,陈开发说:“这期间有原材料浪费,因为是计件工资,切换产品就要耗费时间,也影响工人的收入和积极性,人员、生产线、机器都没法效能最大化。”

  而现在,通过线上的数据可以精确每个产品的库存量和每天的需求量,“我们有几条生产线连续3个月还没换过品种,这使得我们的成品率从以前的96%提升到了98%了。产量和成品率上去了,工人的收入也上升了,积极性也提高了。”陈开发喜笑颜开。

  稳定的需求量也让他们准确预估采买原材料。据了解,9月底优能赶在国庆节原材料上涨前提前锁定了1000吨的HDPE期货价,节约了近100万元的成本。

  另外,一直让传统制造企业头疼的库存周转率也得到了大幅改善。据陈开发介绍,以前一个订单出货往往要2—3个月才能出完货,再加上月结60天的账期,一个订单从原辅料采购到回款基本上要3—4个月,有的甚至要半年。而现在菜鸟仓每周预测一次销量,优能只需要备好半个月的库存量,而订单发货后只要客户签收就可很快收到货款,减少了库存压力和资金回款时间。

  直观的数据也让陈开发产生了优化代工客户的念头。有了线上成功的模式打底,陈开发决定釜底抽薪,“把需求量不稳定的客户优化掉,毕竟自产自销计划性强,我们也可以有效配置资源。”据陈开发介绍,接入新模式后,他们已经完成了客户的优化,目前只完成了两三家年需求量在百万级的品牌方。

  这也意味着优能塑业的商业模式发生了改变,以后就要核心直接面向消费者了。同时,借助触网,优能也从不一个面向华东、华南的区域品牌,扩展成了面向全国消费者。

  大刀阔斧转型的根本原因还是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路。陈开发表示超级工厂直营店的模式很适合他们这种线下不迅猛,线上也不精通的生产型企业,“我们只要生产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其他物流、营销、客服等一系列问题,平台端都会帮忙解决。”他说道。

  陈开发告诉记者,接下来,他的小目标是:再多推2个爆款,一年打出1个亿产能的规模。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乔娇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