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优质产能 实现产业升级
3月4日,古井贡酒公告称拟投资实施酿酒生产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 89.24亿元。
而此前已有茅台、五粮液、郎酒等众多知名酒企开启了技改项目。众多酒企开启技改项目,目标直指“智能化”,那么,众多酒企的“扎堆”技改的原因是什么?“智能化”的背后对酒企的发展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技改是常态 提升品质为核心
据了解,古井贡酒此次的技改项目规划用地面积约1830亩,建设期预为5年。项目建成后,将形成集白酒酿造、制曲、基酒储存生产配套设施、旅游文化产业为一体的现代化智能园区,并为公司带来6.66万吨原酒、28.4万吨基酒储存,年产13万吨灌装产能。
而早在2019年11月22日,泸州老窖就已经披露了投资总额达18.86亿元的智能化包装技改项目计划。据介绍,该项目用地约304亩,包括包装车间、立体包材库以及办公楼等的建设,同时将购置全自动化包装、智能立体仓储等机械设备以及绿化相关配套等。泸州老窖公司表示,该项目建成后,可以大幅提高成品酒生产效率、供应保障能力,满足多种产品未来的产能需求。
此外,今年2月25日,郎酒发布投资2.74亿元的盘龙湾基地技改项目信息;2月24日,古越龙山发布一份价值11.42亿元定增方案用于扩建和技改;2月21日,五粮液发布勾储酒库技改工程项目、成品酒包装及智能仓储配送一体化项目招标公告;2月20日,茅台透露项目总投资约35亿元的6600吨茅台酒技改工程将于6月30日前全面竣工。
为什么这么多酒厂在做技改?小米互联网商业酒业部顾问程万松表示,白酒企业技改是行业常态,是产业升级的一种表现。他认为,近几年来白酒行业的头部企业加快技改是受白酒产业结构进入深化期的影响,因而对酒企现有的基础研究、供应链控制、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等进行优化升级。如今白酒市场愈发成熟,消费者选购回归理性,面对这种情况需要酒企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酿造出高品质白酒产品,来吸引消费者。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除了增强科技感和对原有的工艺进行升级外,一些酒企也是为了打造“工业游”概念。把旅游与酿酒结合,尤其通过创建生态工业园区,打造文旅一体化酒旅项目,让消费者体验、感知酒企生态发展和高品质打造的品牌形象。
抢占“智能化”高地
众多知名酒企的在技改项目中都提到了酿酒智能化、自动化包装、智能立体仓储、物流智慧化等各环节只能智能技术。在这新一轮的产能扩张计划中,酒企大多聚焦于优质高端酒的智能化技术改造,包括了从酿造包装到物流配送的全生产链。
事实上,早在2017年10月份,贵州茅台集团就与京东在智能化建设方面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涉及范围包括物流、云平台以及生产经营等。2018年贵州茅台启动了“智慧茅台”项目开始了智能化建设。在2018年3月,茅台集团引入智能机器人用于巡检酒厂车间,执行火灾预警等工作。
2019年8月五粮液与阿里巴巴达成战略协议,包括支持五粮液构建智能化物流体系等数字领域方面的合作。如今越来越多酒企开启“智能化”技改之路。
对此,程万松认为,白酒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在业内称为两化,即工业信息化。从建国初期对全国酿酒作坊的工业化改造,到工业信息化升级。没有工业化,白酒不可能实现今天这样现代化、标准化大生产的规模,没有工业信息化,白酒也注定没有未来。白酒企业的决策者都深谙此道,所以都在加强智能化改造的步伐。白酒产品的传统属性太强,在智能化改造的道路上相对其他行业比较落后,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在核心工艺环节确保品质不变的前提下,尽可能实现智能化的数据连接,对强化供应链动态管理,实现商品的可溯源,构建与消费者深度互动的通道,精确了解消费者需求,构建成熟的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对酒企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暴梦川)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