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独家报道

《林则徐》主题肖像作品举行全球首“绣”发布仪式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姚建萍赋予传统苏绣全新文化内涵

时间:2025-07-11 10:52:56 来源:消费日报

screenshot-1752197817899.png

  □ 本报记者 贾淘文

  6月26日是第38个国际禁毒日,当天“苏城善治·禁毒先锋”暨苏州林则徐纪念馆开馆仪式举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姚建萍率领姚绣团队耗时数月精心创作的《林则徐》主题苏绣肖像作品,同期举行了全球首“绣”发布仪式。

  此次《林则徐》主题苏绣肖像作品的全球首“绣”发布,不仅是姚建萍大师及其团队艺术成就的集中展示,更是苏绣艺术在新时代传承与创新的生动体现。《林则徐》主题苏绣肖像作品,外框采用台屏装裱,形制庄重典雅。画面中,林则徐身着官服,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神情庄重而威严,面部的皱纹、胡须,每一处细节都刻画得入木三分,令观者仿佛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波澜,背面镌刻林则徐经典堂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件作品将传统苏绣技艺与历史文化相结合,以独特的艺术语言讲述中国故事,让更多人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这句振聋发聩的千古名句,正是其爱国精神的真实写照。为了让这位民族英雄的形象通过苏绣艺术鲜活呈现,姚建萍及其团队以 “绣出灵魂”为目标,开启了一场充满挑战的创作之旅。

  姚建萍大师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说:“大概在2002年左右,我去虎门销烟纪念馆参观时,被林则徐的民族大义所感动,内心萌生了一个想法,就是通过我们的苏绣技艺为林公创作一幅肖像。但当时并没有找到合适的林公肖像作为蓝本,这个事情就搁置下来了,一晃20多年过去了,为林公绣像这件事一直埋在心底。今年春节前,苏州禁毒办的同志三次登门找到我,表示要筹建苏州林则徐纪念馆,并提出请我创作苏绣林公肖像的想法。他们的用心和真诚打动了我,我也想在眼睛还能看得清时,了却这个埋藏在心中20多年的夙愿,同时为国家禁毒事业的开展和家乡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

  长期以来,林则徐形象的清晰史料匮乏,为了还原人物真实的样貌与神态,苏州市禁毒办的同志历时数月,通过联络海外博物馆、历史研究机构以及民间收藏渠道,成功找到了目前已知、唯一存世的林则徐油画像高清资料。当这幅珍贵的历史影像呈现在姚建萍大师眼前时,画中人物浓眉微蹙、目光如炬的神态,与她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形象高度契合。

screenshot-1752197835917.png

  在创作苏绣《林则徐》肖像的过程中,姚建萍大师作为姚绣团队的“主心骨”,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与压力。姚建萍大师说:“首先,就是时间的紧迫。按苏绣人物肖像创作的常规周期,从构思到完成至少需要10个月,而本次合作留给我们的时间仅有5个月,如果再加上获取海外寻回高清画稿的时间,实际的创作周期更不足4个月。为了确保作品在纪念馆筹建关键节点前交付,我带领团队开启了‘四班三运转’的工作模式,24小时不间断作业。几个月的时间里,我们的工作室昼夜灯火通明,团队轮班坚守绣架,以分秒必争的态度持续推进创作进度,力求将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都转化为作品细节的精细呈现。”

  林则徐在姚建萍的心中,不仅是一位政治家、改革家,更是一位心怀天下的英雄人物。因此,人物的眼神中一定要透露出坚毅与忧国忧民的情怀,这才是作品的灵魂所在。

  “俗话说‘形易绘,神难传’,为使作品中的林则徐气韵生动,团队经历了多轮颠覆性调整。核心创作团队先后5次将底稿推翻、重绘,直至摸索出融合油画写实风格与传统肖像画的‘传神’效果,才最终确定了创作方向。此外,我们在人物服饰细节的打磨上一丝不苟,我带领刺绣创作团队历经7次修正,既遵循清代文官常服规制,又通过针法调整,赋予其‘凌云之势’,官帽顶珠以朱红丝线调整方案绣制4次,力求呈现温润庄重的光泽质感,胸前朝珠先后5次调整穿珠‘线路’设计,最终采用沿人物胸腔弧度绣制方式,与顶珠的庄重光泽形成呼应,共同勾勒出林则徐威仪与深沉的气度。在人物神态的刻画方面,我们将眉头皱纹以深灰、棕褐丝线交叉绣制,还原出岁月的沧桑感。其中,眼神处理尤为考究,先以浅褐丝线铺陈眼窝阴影,再以棕色系丝线勾勒虹膜,瞳仁以黑色丝线形成视觉焦点,眼白部分混入米白细绒,使目光既充满刚毅果决,又蕴含着深沉的忧虑。当最终成功完成眼神刺绣时,我不禁发出感叹——‘双目如炬,似穿越历史烟云,审视着今时今日禁毒事业的开展与文化传承发展。’”

  在开馆仪式现场,一位参观者面对苏绣《林则徐》肖像感慨地说道:“千年苏绣不仅能绣花鸟虫鱼的灵动,更能以千针万线绣出民族脊梁的铮铮铁骨与磅礴气概,这幅作品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通过苏绣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我们仿佛穿越历史的长河,与林公进行了一次时空对话。”

  “苏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让它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姚建萍表示,未来,姚绣团队将继续探索苏绣艺术的无限可能,创作更多具有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的作品,让苏绣这一古老的技艺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张海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