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独家报道

广东文旅海外推广中心在法国正式揭牌

首届大国非遗工匠王新元广绣作品亮相塞纳河畔

时间:2025-07-11 11:14:08 来源:消费日报

微信截图_20250711094808.png

  图为王新元大师向现场观众展示广绣技艺。

  本报讯 (记者 贾淘文)当地时间7月1日,在法国巴黎塞纳河畔,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与广东省旅游控股集团携手打造的广东文旅海外推广中心正式揭牌。该项目的设立不仅构建了广东文旅与欧洲文旅交流的空间,也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搭建了一座崭新的桥梁。

  在同期举办的中法文化交流活动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首届 “大国非遗工匠”、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王新元的个人作品展开展。《大美广州》《思考者》《青铜饕餮纹方罍》《虎钮青铜罍》《锦驰》《马到功成》六幅广绣代表作,涵盖动物、青铜器与岭南风貌等题材,每一幅作品都将广绣的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完美融合,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广绣独特的文化厚度与非凡艺术张力,为此次活动营造出浓郁的南粤非遗文化氛围,也让广绣这颗东方艺术明珠,在法国巴黎绽放出了耀眼的光芒。

  广绣巨作《大美广州》充分展现出岭南城市的文化气质与建筑风貌。王新元向记者介绍:“这幅作品我们用了广绣最传统的针法,用时11个月,色彩用了1300多种,这些色线每一根都有编号,细分到128个不同的深浅层次,仅一小块区域的色彩就达到400多种。只有在现场近距离欣赏,才能感受到作品的色彩过渡和层次。”

  另一幅《思考者》则同样震撼人心,现场许多法国观众惊叹于“绣线竟能表现出油画般的光影变化”。王新元介绍说:“《思考者》这幅作品我用了800多种颜色,单单一个小区域就分成60多个层次。很多人会以为这幅作品是摄影,是油画,但其实是针线一针一线绣出来的。”

  王新元作为“广绣青铜器”题材的开创者,致力于通过广绣的艺术形式展现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文化魅力。此次展出的作品《青铜饕餮纹方罍》,选取商周重器皿方罍为蓝本,运用毫丝细线通过层层叠绣和精准的色彩渐变,逼真还原出青铜器历经千年的锈蚀肌理与丰富的光影层次。作品绣制耗时一年,王新元大师将自身对青铜文明的崇高致敬与广绣技艺完美融合。

  除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刺绣挂画,展览现场还展示了由王新元主导设计的精美胸针、艺术音响、典雅丝巾等广绣文创产品。这些文创产品将传统广绣技艺与现代生活巧妙融合,既保留了广绣的艺术韵味又具有实用价值,吸引众多观众的欣赏与交流。

  此次,王新元的广绣个人作品展,不仅为海外观众带来了一场充满东方美学韵味的艺术盛宴,更是一次传统非遗技艺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有力实践,为中法文化的交流“绣”出一条锦绣之路。正如王新元在采访中所说,“我希望通过我的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广绣,爱上中国传统文化。未来,我将继续在广绣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砥砺前行,让广绣这颗非遗明珠在世界的天空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续写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篇章。”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张海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