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羽毛被消费使用指南》团体标准审定会召开
消费日报讯 (记者 史晓菲)“要通过标准让中国消费者认清优质羽绒的实质,看穿各种不靠谱的销售噱头,不要为哗众取宠的‘卖点’交智商税。”在近日由中国羽绒工业协会主办、浙江省羽绒行业协会承办的T/CFDIA 006《羽绒羽毛被消费使用指南》团体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审定会上,中国羽绒工业协会理事长姚小蔓做出如上表示。
姚小蔓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羽绒生产国、出口国及消费国,中国羽绒行业具有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制造优势、价格优势,并不是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提倡中国制造、力推中国品牌、提升国货自信是我们当前的工作重点。
据悉,本次《羽绒羽毛被消费使用指南》标准的制定,旨在推动国内羽绒被市场普及率的提升,帮助消费者认识和了解羽绒被的优良特性,加强对羽绒制品的认知,增强消费信心,减少盲目追捧,推动中国羽绒行业健康发展。据介绍,本标准强调,蓬松度是羽绒品质的核心指标,纠正“绒子含量越高就越保暖”的误区,针对系列消费误区进行专业解析。另外,标准中对羽绒被的选购、洗涤、收纳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内容也进行了科学的规范,以增强消费者的购买信心,科学指导消费,减少售后问题。
浙江省羽绒行业协会会长、柳桥集团董事长傅妙奎认为,随着高端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羽绒被已成为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床上用品,但市场上的质量良莠不齐,消费者在选购时会碰到很多疑问,而厂家则频频处理各种售后问题,组织制定《羽绒羽毛被消费使用指南》标准是提升羽绒消费文化,引导消费者理性购买,助力羽绒被市场开拓的重要举措。
据介绍,制定《羽绒羽毛被消费使用指南》是中国羽绒工业协会近年来的重要课题。2017年12月标委会立项,2018年委托新浪家居对羽绒寝具消费者进行了调研,收集消费痛点及误区;2020年制定了标准的框架,并对羽绒与其他纤维保温性的对比、不同绒子含量保温性能的比对、95%绒子含量的羽绒被在不同室温下的填充量、洗前洗后防钻绒性能对比等多个课题进行试验研究。今年上半年,浙江羽协也提出了该项标准的计划,为羽绒被消费指南标准的制定工作增添了动力,助推了该项团标的出台与实施。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