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消费浙江 > 财经

洋河股份2025半年报透视:从产品到场景,多维度贴合消费者需求

时间:2025-08-27 20:47:17 来源:消费日报网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马佳丽)8月18日晚间,洋河股份(002304)2025年半年报正式发布。这份报告不仅是企业经营数据的呈现,更藏着白酒市场的消费趋势变化,以及洋河股份围绕消费者需求做出的一系列调整。报告期内,洋河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47.9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44亿元,在行业调整期,始终以消费者为核心优化产品与服务,成为不少家庭、商务场景的消费选择。

  白酒消费新趋势:理性化、场景化特征凸显

  当下白酒消费市场正悄然发生变化,“性价比”与“适配场景”成为消费者决策的关键。据中国酒业协会联合毕马威发布的《2025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100-300元价格带的白酒销量占比显著提升,成为消费主力——这意味着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品质可靠、价格合理的产品,盲目追求高价的消费观念逐渐淡化。

  从消费人群与场景来看,变化同样明显。85后至94后年轻群体开始走进白酒消费市场,他们对白酒的口感、包装有了新要求;而商务宴请、家庭聚会仍是主流场景,其中婚宴因刚性需求,成为消费相对稳定的领域。值得注意的是,线上买酒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国白酒线上销售额占比突破30%,“线上选品、线下体验”的消费模式逐渐普及。

  白酒行业景气度持续承压,存量竞争的格局加速演进,行业集中、分化趋势进一步凸显,同时随着理性消费时代的到来,消费者对更舒适、更具质价比的白酒产品愈发青睐。

  覆盖多元消费需求毛利率保持稳健

  对于消费者来说,“买得对、喝得好”是核心诉求,而洋河股份的产品布局正贴合这一需求。从半年报数据来看,洋河中高档酒实现营业收入126.72亿元,普通酒收入18.41亿元,无论是商务宴请时需要的高端酒款,还是家庭日常饮用的平价产品,都能在洋河的产品体系中找到对应选择。

  更让消费者放心的是,洋河股份的销售毛利率始终稳定在75.02%。这一数据背后,是洋河对原料、工艺的严格把控——从优质高粱的筛选,到传统酿造工艺的坚守,再到现代化生产的品控,确保每一瓶酒都保持稳定品质。对于消费者而言,稳定的毛利率也意味着产品价格体系相对可靠,不会出现大幅波动,消费更安心。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末,洋河股份的合同负债余额约58.78亿元,这一数据远高于去年同期的39.38亿元,也高于除2022年之外的往年同期。这意味着,经销商的情绪更为积极。

  合同负债是白酒企业调节业绩季度性波动的“利器”。从合同负债余额的回涨来看,洋河选择为三季度业绩保存了余量,下半年留出周转空间。

  三张“王牌”构筑护城河

  在当前行业面临调整的大环境下,洋河股份凭借深厚的底蕴与前瞻性布局,依托三大核心优势构筑起坚实的发展护城河,有效抵御市场风险,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

  数据显示,江苏省内市场贡献了 71.2 亿元营收,占总营收比例达 48.1%。经过数十年的品牌渗透与渠道建设,洋河在江苏地区的婚宴、节庆等重要消费场景中,渗透率稳居行业首位,经销商体系的协同韧性更是尤为显著。2025 年上半年,洋河在江苏及长三角市场的终端覆盖率进一步提升至 95% 以上,广泛的终端布局让产品能够更便捷地触达消费者。同时,县区级经销商的合作年限平均超过 10 年,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渠道的高效运转奠定了坚实基础,形成了难以复制的区域市场壁垒。

  核心大单品的持续发力是洋河稳健发展的关键。其中,海之蓝(百元价格带)、梦之蓝 M6+(次高端)等单品表现突出,贡献了超过 70% 的营收。值得一提的是,第七代海之蓝升级后,采用 3 年基酒+ 5 年调味酒,凭借更优的品质获得了市场的热烈反响。此外,高线光瓶酒业务也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成为新的增长极。

  在品牌建设方面,洋河不断深化文化内涵,同时积极拥抱年轻化趋势,实现了品牌价值的持续提升。通过非遗传承、封藏大典等一系列活动,洋河将深厚的文化底蕴融入品牌基因,增强了品牌的文化感染力。与此同时,“梦之蓝 X 中国火箭联名酒” 等年轻化营销举措的推出,有效提升了品牌的活力与时尚感。2025 年上半年,品牌年轻化相关活动触达用户超 2 亿人次,Z 世代品牌认知度提升 18 个百分点,为品牌的长远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面对行业调整,洋河凭借稳固的根据地市场、强大的核心大单品矩阵以及不断提升的品牌文化价值,构筑起坚实的护城河,为其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实现稳健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马佳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