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许永军 □房振红)2022年5月10日下午,一位神色紧张的客户王某到中国农业银行泗县支行中城街分理处要求办理2万元的转账汇款业务。工作人员发现该客户神色略有可疑,按照常规对客户进行防诈骗业务知识宣传和提醒,客户似乎像没听见似的,并且不停地接打电话,还催促工作人员尽快汇款,说是急用。工作人员见状更加怀疑,继续耐心询问客户向对方转账的姓名、身份和转款用途等相关信息,并指引客户阅读“反电信诈骗”宣传手册,反复提醒客户小心上当,但客户却显得有些不耐烦了。网点员工出于职业的高度敏感性,立即停止为其办理转账业务。同时将其家人联系电话传递给运营主管,并示意通过大堂经理联系其家人。还好,不到10分钟其家人立即赶到了营业厅,并及时阻止汇款。
这时,客户王某才一五一十地说出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客户王某经营一家实体店,最近受疫情影响,产品滞销,生意不景气,资金周转十分紧张,面对如此惨淡的经营状况,王某心急如焚,想借点钱采购一批新货。在一次手机上网时偶然看到“农行网贷”的相关虚假宣传,于是就按照网络提示尝试与对方联系,并按照提示将自己的姓名、卡号、身份证等有关信息传给了对方,用于申请办理贷款。对方很快将印有该客户姓名的合同传给王某,希望王某了解并知晓贷款合同,并在合同上电子签名。然后说一会后台就可以为其办理4万元的贷款业务。稍后对方又与王某联系,称其所提供的“账户信息异常”,王某的金融系统所有账户都即将被冻结,要求客户王某转账汇款2万元作为解冻保证金,待贷款办理完毕一起返还到卡里,并出示了印有“中国银行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的“红头文件”。该客户看到这些文件,对对方身份深信不疑。同时迫于借款心切,于是急忙赶到农行来汇款。直到王某家人赶到,王某才如梦初醒,2万元经济损失才得以被挽回。王某协同家人对农行员工万分感谢。
该事件属于一起典型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随后泗县农业银行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在营业厅内对现场办理业务的客户进行反诈骗知识宣传,以此为例现场讲解网络诈骗手段、方法,并分发宣传折页和手册。同时删除客户手机上“客服”软件、下载安装注册了国家反诈中心APP。讲解结束营业厅内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近年来,诈骗分子的诈骗套路和手段不断翻新,为了预警、劝阻在诈骗之前,从源头预防电信网络诈骗,泗县农行员工坚持全方位多渠道宣传;柜员、大堂经理、客户经理全员警惕;并与公安机关联合开展“断卡”同步推进等措施,立足泗县地方实际,全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