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和金融能力;健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今年9月中旬,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多部门开展了“2023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活动。
“我们始终坚持‘人民金融’,践行‘消保为民’,持续加大金融消费者教育宣传工作力度,增强金融消费者风险防范意识,切实当好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守卫者。”兴业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今年以来,该行累计开展线上线下消费者教育宣传活动1.3万余次,覆盖境内所有营业网点,触及金融消费者约2.1亿人次,于细微处传递兴业服务“温度”,切实为消费者办实事、解难题。
筑牢网点宣传“主阵地” 推动“五进入”走深走实
兴业银行充分发挥网点宣传“主阵地”优势,依托全国范围2000余家网点,不断完善“兴公益”惠民驿站、“公众金融知识宣传教育专区”“劳动者驿站”等教育宣传渠道建设,延伸推出厅堂“金融知识咨询台”“厅堂教育宣传大使”“行长值大堂”等举措,主动引导消费者了解各类金融知识,营造厅堂立体化教育宣传氛围。
2023年,兴业银行在持续深化“兴公益”惠民驿站建设基础上,联合福建省总工会启动“爱心水接力”“公益集市”等服务户外劳动者专项行动,在福建省内营业网点建成推广220余家“劳动者驿站”,并延伸创设金融知识普及与金融消费者教育的“新基站”和“新渠道”,面向环卫工人、外卖员、建筑工人等户外劳动者开展系列专项金融知识宣传普及活动,着力提升户外劳动者金融素养,保护好重点人群金融消费权益。
兴业银行将“劳动者驿站”作为金融知识教育宣传的“新基站”
为户外劳动者提供爱心早餐的同时传递金融知识
在筑牢网点宣传主阵地的同时,2023年,兴业银行还深入开展“五进入”,积极组织员工走进农村、社区、校园、企业、商圈,将金融知识送至消费者身边,服务好老年人、青少年、新市民等金融教育保护的重点目标人群。同时,深入农村地区、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等重点区域,通过组建“宣讲队”、搭建“宣讲站”、举办“宣讲会”等多种形式,开展丰富的消费者教育宣传活动,寓教于乐,让金融教育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
总行员工走进校园向在校学生传递金融风险提示
“进农村”向消费者普及金融知识
打造线上宣传“全矩阵” 凝聚合力构建金融消保良性生态
线下宣传稳扎稳打,线上宣传多点开花。近年来,兴业银行持续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金融科技有效赋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让金融消费者教育宣传跑出“加速度”。
2023年,兴业银行依托手机银行“圈子”功能,推出集成式资讯平台“‘兴’球说”,融合“教育基地”“投教园地”等集团消费者教育内容,持续推出“权益百晓书”“红色金融云游攻略”等金融知识科普帖和风险提示图文,构建集团金融教育“生态圈”。
同时,该行积极开拓多元化线上消费者教育宣传途径,持续完善官方网站、手机银行、微信小程序、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消保专区”建设,有效利用各类媒体渠道,推出创意新、质量优、多层次的教育宣传内容,不断优化形成“渠道+内容”的服务闭环,打造线上宣传“全矩阵”。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凝聚多方合力,构建良性生态。兴业银行积极协同各地政府部门、公检法机关、行业协会、同业金融机构等多方资源,形成“多方合力,多轮共驱”的教育宣传体系。今年来,该行联合福建省公安厅和通信管理局,搭建警银联防联控平台,有力保护金融消费者财产安全;借助小红书等新媒体渠道,与头部新媒体账号合作,围绕“拒绝非法代理维权”开展主题宣传,通过长期、持续、多形式的宣传活动和普及教育,不断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
总行牵头联合上海市金融消费纠纷调解中心举办“追寻红色文化足迹,提升公众金融素养”主题活动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