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中,国务院安委办部署开展全国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要求健全质量标准体系,将防火阻燃性能、电池安全使用年限、防篡改技术、互认协同、识别代码等明确到位。
安全可靠,绿源即将开启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
在此背景下,绿源将于今年8月2日联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媒体—中国质量报刊社的《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社以及《江苏城市频道》在南京开展安全科普公益行。随后,绿源还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安全科普公益活动,致力于用实际行动让电动车用户真正实现出行安心又安全。
届时绿源将在南京江宁区万达广场开展为期一周的“免费为用户进行电动车安全隐患排查活动”,后续绿源还计划在8-9月份期间,深入南京江宁区的超过10个社区,全面开展进社区的免费电动车安全隐患排查活动。绿源将通过设立咨询站点、发放宣传资料、开展免费安全整车点检服务等多种样式,在市区全方位、多角度地向市民普及电动车自行车电池安全的重要性,同时传授电动车安全知识与消防救援技能教育普及行动,提升公众安全意识。
当前,电动自行车市场混乱,产品质量和安全性问题层出不穷,给消费者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面对如此局面,绿源电动车作为行业的技术领导企业,始终坚守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底线,坚守质量第一的发展理念,将消费者的利益放在首位,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绿源将在全国范围内陆陆续续开展公益科普活动,绿源将为全国各地的用户提供免费服务,把安全带到他们的身边。
科技加持,三大模块数字化养护电池健康
长久以来,绿源坚持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和耐用性,在两轮电动车的创新上备受瞩目。行业首创的数字化电池养护系统,有效预防“热失控”现象的发生,同时结合先进的隔热层技术和实时智能监测功能,精确掌握电池温度、电压等核心数据,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并显著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和提升续航里程。
搭载绿源数字化养护系统的电动车不仅怕冷也不怕热。夏季高温持续,当环境温度较高时,电池内部易产生大量热量和气体,使电池内部压力上升;同时高温导致电池的充电效率降低,充电器若不能检测到电池的充电状态,容易造成过充。绿源数字化养护系统可实时监测电池温度,根据电池温度智能调节充电模式,预防电池被充鼓,避免出现火灾等安全事故,防患于未“燃”。
数字化电池养护系统到底是什么?这是一种针对电动两轮车的电池管理系统,专为提升铅酸电池寿命和冬季续航研制,包含蓝牙充电器、数字化电池、智能APP三个模块,这一创新科技为电动两轮车带来革命性的成果。
“在数字化电池、蓝牙充电器、智能APP三大核心模块的加持下,电池健康将得到全面的养护。”绿源相关负责人指出,通过数字化电池可实现环境温度监测、充电温度调节;搭配蓝牙充电器,可实现智能充电调节、充满自动断电、充电数据传输;对于过充可能会导致的电池发热、膨胀甚至爆炸等隐忧,可以通过智能APP数字电池版块查看充电历史信息,并对充电容量、时间、温度等信息实时记录,后续还会升级电池健康度,以实现电池温度可视化、健康可维护、寿命可监控。
值得一提的是,绿源还为这一数字化电池养护系统提供了行业创新3年质保、续航不减服务,这不仅体现了绿源对原创技术的自信,更让这项技术成为了一项有温度的服务,真正做到了以用户为中心,从根本上解决用户对冬季低温续航缩减的困扰,为用户带来了更可靠、更高效的出行体验。
行业规范,绿源誓做行业先行者
据工信部官网 7 月 30 日消息,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了第一批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工作,我国第一批符合《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公布,绿源名列其中。
为加强电动自行车行业管理,促进电动自行车企业规范化生产经营,2024 年 4 月 29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消防救援局印发《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条件》和《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并于 5 月份组织开展了第一批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公告申请工作。各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共推荐 45 家电动自行车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部按程序组织专家对申请企业进行了材料审核和现场查验,最终 6 家企业符合《规范条件》要求,拟列入第一批公告名单。
展望未来,绿源电动车将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消费者带来更加安全、更加美好的出行体验,为质量强国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