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热点聚焦

贯穿全产业链发展 云南宣威为百年火腿产业带来新动能

时间:2024-11-26 13:26:00 来源:消费日报网

  

  宣威市地处云南省曲靖市东北部,名震天下的宣威火腿便产于此地。每年的霜降前后,云南宣威的农户们便开始忙着杀年猪、腌火腿,各宣威火腿生产企业也进入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直至次年的立春。

1.jpg

  宣威当地烹饪技师正在切制火腿切片。

  自清朝初年宣威当地开始普及火腿制作工艺以来,宣威火腿历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历经多年发展,宣威火腿已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等多项国家级桂冠。宣威火腿制作技艺还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现在,宣威火腿已成为当地支柱性产业和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铁饭碗”。2019年,宣威市凭借“火腿及生猪”产业成为云南省20个“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县(市)之一。当地随后出台《“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实施方案》及多项火腿溯源、生产技术和食用标准等地方标准,推动宣威火腿产业标准化生产发展,产业规模也持续壮大。2023年,宣威全市火腿产业产值达110亿元。

2.jpg

  工人正在对宣威火腿进行上挂风干。

  产值增长缓慢、产品结构缺乏创新,宣威火腿产业的发展曾步入一个瓶颈期。在宣威市宣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丽萍等当地多位企业家看来,“经过多年发展,无论是量的增长,还是质的飞跃,火腿产业都已经很难再突破了。”

  一产产值增长缓慢、二产精深加工有待创新,百年宣威火腿产业要如何才能持续地高质量发展?对此,宣威当地政府部门创新既有模式、转变工作方法,明确了新的发展思路:贯通全产业链发展,向三产文旅产业要效益!

3.jpg

  复兴稻田冲宣威火腿庄园举办农民丰收节活动。

  2023年以来,宣威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把宣威建成优质火腿及肉制品加工基地的定位,积极探索实践“文化+旅游+工业”发展模式,聚力打造集火腿文化展览、企业生产加工、产品展示销售、检验检测、游客品鉴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高端食品产业园,实现宣威火腿“产地园区化、产品系列化、品质高端化”,推动农文旅融合、一二三产协同发展。

  目前,宣威市已建成中国·宣威火腿博览馆,并打造了宣威火腿文化主题步行街、非遗传习馆、宣威火腿庄园等乡村文化旅游景点29个。其中,复兴稻田冲、东山火石盆、西泽戈平3个宣威火腿庄园已建成开园,普立老厂、东山芙蓉、杨柳可渡3个宣威火腿庄园也即将开园迎客。

4.jpg

  复兴稻田冲宣威火腿庄园举办农民丰收节活动。

  走进位于宣威城郊的复兴稻田冲宣威火腿庄园,火腿工艺非遗传习馆、火腿发酵库、认养菜地、有机稻田、星空露营地、烧烤一条街、咖啡屋、老房子餐厅、风情民宿等设施一应俱全。古文化村、风吹稻浪与现代潮流文化的多元结合,让游客来到庄园,不仅可以亲手制作宣威火腿,还可以在稻田里写生、下水塘捉鱼和露营地烧烤,沉浸式体验火腿文化与田园风情的深度融合。

  复兴稻田冲宣威火腿庄园总经理庄子松介绍,自今年9月开园以来,前往庄园旅游打卡、休闲度假、康养旅居的游客数量持续攀升,老房子餐厅、咖啡屋、稻田麦浪等特色业态已成为游客打卡的网红景点。周末两天时间庄园接待游客数量均超过1000人次。

  “宣威火腿庄园的陆续建成进一步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现在,游客白天到尼珠河大峡谷一览辽阔壮丽的峡谷风光,下午在火腿博览馆和火腿庄园体验百年宣威火腿非遗技艺文化传承,晚上又去火腿文化主题步行街购物品咖,成为一种新时尚”,宣威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随着更多的游客来到宣威,进一步带动了本地火腿系列产品的消费,宣威火腿文化也有了更大范围的传播。

  全产业链的发展方式让百年宣威火腿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据宣威火腿产业服务中心、宣威市文旅局等相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1—10月,宣威市共接待游客802.35万人次,同比增长6.6%。1—10月,全市实现火腿产量6万吨,火腿产值97.14亿元。预计全年将实现火腿产量7万吨、火腿产值115.2亿元,同比将分别增长0.72%和4.55%。

  (李桀)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桂大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