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热点聚焦

一步一脚印 海底捞食安管控全面拥抱AI

时间:2025-09-17 13:35:01 来源:消费日报网

  今年9月,主题为“尚德守法 共享食安”的202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正式启动,食品安全再次成为社会聚焦的民生议题。

  在食品安全领域,海底捞多年来一直在向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稳步迈进。企业先后构建起主体责任管理系统、智能监控系统、有害生物管理系统,打造数字化、闭环化、可视化的安全防线,积极探索餐饮食安管控的“新质生产力”。

  智能化驱动,提升食安管控效率

  每天早上,全国所有海底捞食品安全员都会准时收到一条推送——您有一个食安“日管控”排查任务,请及时处理。食品安全员到岗之后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按照这项任务推送的清单进行逐个排查,并将检查结果和整改结果记录上传到海底捞“主体责任制”管理信息系统中。他们无需在纸质清单上逐项标记,逐级上报。信息线上化不仅缩减了流程用时,也节约了大量的物力资源,使海底捞食品安全管理的效率显著提升。

图片1.jpg

  海底捞食品安全员拍照上传“日排查”检查结果

  这就是海底捞的“主体责任制”管理信息系统,它使得国内所有海底捞门店实现日常、周度以及月度自检信息的全面数字化管理。

  在定期排查以外,海底捞还通过智能监控系统,紧盯门店日常运营中员工脱岗、加工食品未佩戴手套等威胁食品安全的隐患。这套系统结合AI算法,通过门店监控自动识别和通报食安违规行为,并定期统计汇总各类违规行为的变化趋势,帮助门店研判食安管控情况。

  拥抱数字化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2020年,海底捞食安智能监控的第一批算法上线,此后,海底捞以每年一批的迭代速度,不断增加识别场景,拓展试点门店。海底捞质量安全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海底捞正在基于此前的全部算法,研发智能监控大模型,进一步提升门店食安管理的颗粒度和预警能力。

  全链条共治,打造可持续食安体系

  海底捞在总部、门店和员工之间构建起覆盖供应链到餐桌的全链条防控体系——“嗨食安”。这一模式通过全链条、全方位、全动员,构筑起以消费者满意为核心的“海底捞战略食安”体系。全链条,意味着对供应商资质审核、食材储运加工、后厨操作、餐桌服务等环节环环把控;全方位,覆盖“人、机、料、法、环”五个维度的系统分析,确保风险不留死角;全动员,则通过机制和文化建设,让十几万员工人人懂食安、人人守食安。

图片2.jpg

  海底捞全体员工轮值担任“一日食安员”,强化全员食安管控意识

  美味、放心的产品,是海底捞为顾客营造欢乐火锅体验的基础。每一款海底捞新品,常常要经过数月的原材料调研、上百次研发调试测试和数十次内部品鉴,才能最终呈现在海底捞的餐桌上。海底捞食安管控,则致力于围绕关键产品、关键供应商、关键参数进行全过程管理,打造数字化、品质稳定的供应链食品安全管理。截至目前,海底捞的酥肉、鲜鸭血、虾滑、小米椒等产品已实现从原料到成品全过程的在线把控,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全程可靠可控。

  凭借全链条的安全实践,海底捞不仅在企业内部形成了可复制的经验,还积极参与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与修订,推动行业整体水平提升。2024年,海底捞入选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创新实践典型案例”。同年,海底捞携手中国烹饪协会和其他牛蛙养殖、加工上下游企业,联合发布《牛蛙养殖及加工技术规范》,从技术规范的角度指导牛蛙标准化养殖与加工,为牛蛙产业的高标准养殖与加工提供了指引。

  坚实的食安防线不仅保障了企业自身的稳定运营,更在行业和社会层面带来积极影响。从田间到餐桌,海底捞正在以全链条、全方位、全动员的实践,守护顾客的安心与健康,在企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上迈进。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李佳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