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丁新伟) 自去年以来,司美格鲁肽的减重功效成为减重市场热议的话题,更带动着GLP-1类药物细分赛道的爆发式增长。
数据显示,诺和诺德公司相关产品去年总销售额超200亿美元,市值一度超越LV和特斯拉。这一赛道更吸引着国内如华东医药、民为生物等纷纷“入局”。与此同时,在营养膳食领域,越来越多“类司美”产品也争相涌入消费者视线。
成药物市场“兴奋剂”
记者看到,在减肥药领域,司美格鲁肽作为“明星产品”,其研发厂家为丹麦药企诺和诺德。2021年6月,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减肥适应证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尽管它不是全球首款可以用于减肥的GLP-1药物,但与此前每天需要打一针的GLP-1减肥药相比,这款药物凭借每周一“打”和更为突出的减重效果强势出圈。目前,诺和诺德已开发出口服版的司美格鲁肽片,成为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的口服GLP-1药物。
而在国内,目前在上市的GLP-1减肥药,一款是华东医药的利拉鲁肽类似药,一款是仁会生物的创新药贝那鲁肽,这两款皆属于短效药物,同时属于注射类药物。除前述两款已获批制剂外,据华鑫证券研报,目前国内共11款在研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生物类似药,进展较快的是齐鲁制药、华东医药、联邦制药和丽珠医药,均处于III期临床。
有业内人士预言,GLP-1药物将有望成为下一个“药王”。
“司美”类减重产品集中涌现
记者注意到,目前,包括司美格鲁肽在内的GLP-1,主流应用介质以注射针剂为主,多数患者不愿意或不能接受注射制剂,开发口服剂型一直是GLP-1药物迭代的主流趋势之一。而基于此,该类成分在减重方面的应用,同样朝着便捷化、口服化方向发展。
记者浏览多个电商平台看到,目前“司美”类产品已开始纷纷涌现,其中多数产品在宣传中使用了“稳住体态”“抑制食欲”“延长饱腹”等字样,价格也从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而在小红书平台上,分享种草相关产品的内容也达到上万条。
2023年底,经济观察报发布了“2023年度现象级消费爆品盘点”,其中分析了当代科学减重的刚需,更将热销的口服植物司美产品“亦餐GLP-1小红粉”列为现象级消费爆品。公开资料显示,该产品是目前唯一获得澳大利亚药物管理局TGA认证的。同时,该产品在进入国内市场后,在天猫国际“海外保健体重管理新品榜”中位列榜首,更引来胡兵、佘诗曼等艺人及各类达人的纷纷推荐。
“我们的产品选用纯植物配方,其专利成分“Reducos”通过促进人体自身生成GLP-1,实现和体重管理针剂司美格鲁肽同等工作原理。”亦餐中国市场负责人表示, “相较于‘瞬间瘦身’的震撼感,消费者更应被提倡用科学健康的方式进行体重管理。”
消费者选购应谨慎
记者看到,在智能化时代,除了更多类型新产品的涌现外,“互联网 + 健康瘦身”产品等新模式也日渐风靡。例如以运动和食谱为主,搭配强大的数据监测以及各种一对一体脂师监督功能等花样服务,KEEP、薄荷健康、悦动圈等应用APP大行其道,趋渐刚需。
作为全球最“热辣滚烫”的前沿赛道,国际机构预计体重管理市场规模有望在十年内达到1000亿美元,体重管理正持续虹吸全球优质资源和资本争相入场。从针对性产品到基础营养构建,再到生活方式管理的一站式体型管理,这些健康服务“新势力”,正在悄悄按下体重管理赛道的“加速键”。
对此,相关专家也指出,流量红利下的体重管理相关产品层出不穷,其中不乏鱼目混珠、滥竽充数者,如何辨真去伪,选择适合自己的、安全可靠的产品,成了摆在普通消费者面前的一大难题。该专家建议应重点关注以下问题,“首先是看产品是否经过临床试验验证,是否有足够权威丰富的数据结果做支撑;其次要看是否有权威机构认证,如核心成分等是否有安全来源。”
该专家指出,在飞速狂奔的体重管理赛道上,良币劣币还将继续共存,而消费者除了擦亮双眼甄选安全有效可信赖的产品外,也应建立科学、健康的体重管理认知,“减脂不等于健康,科学的体型管理是基于人体全面代谢健康的多维度、多层次的综合管理体系,是个长期复杂的工程。通过科学体重管理,实现可持续健康,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