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主办的第52届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暨第14届全国中小学生书画用品博览会,将于3月29日在北京展览馆隆重开幕。
阳春三月的京城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枝叶的律动诠释着生命的意义。春天的阳光透过满城的春色,洒向巍峨壮丽的北京展览馆。这场盛会让花香遇见墨香,让亲朋握手好友,让企业走进市场。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企业与观众的热情的互动,展商与展商的亲切交流。琳琅满目的文房用品,游人如织的展销现场,构成了一幅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画卷。这里所展出的文房器具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买不到的。
一年一度的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是行业的盛会,是书画界的盛宴。长期以来艺博会得到了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得到了广大书画爱好者的真情厚爱,得到了会员企业的鼎力相助。今天,大家从全国各地奔赴北京,欢聚一堂亮相国粹文化,展示企业成果。主办方精心搭建了探寻文房妙品,彰显东方神韵的舞台,旨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振兴文房四宝产业,深耕书画消费市场,不断满足了广大消费者向往高雅传统文化生活的愿望。
本届博览会展出面积18000余平方米,设标准展位730余个,参展企业500余家,展出品种达上万余种。产品主要来自全国文房四宝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这是又一次全国文房四宝生产企业的集体亮相,是又一次消费者面对生产厂家的零距离体验。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推动传统文化工程建设,民众的文化自信和对书画艺术的热爱持续升温。国家将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重视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带动作用。这为文房四宝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十三五”期间,在工信部提出的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推动下,文房四宝企业不断加大供给侧改革力度。新工艺、新产品,新专利,新创意层出不穷,最大程度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和广大书画爱好者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始终以发挥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保护传统文化,传承民族工艺,创新发展文房四宝产业为宗旨,不断为行业企业搭建交流展示平台。
协会自创办文房四宝博览会以来,已成功举办了51届,办会足迹遍及全国30多个城市。参展企业展览面积以及展出产品逐年递增,已成为中国书画界与文房四宝行业共享的一场文化产品盛宴,已成为一张文化产业领域的靓丽名片。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带领全行业已从疫情的阴影中走出来。协会秉持坚定信念,与企业携手共渡难关,为坚守传统产业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在这一背景下,文房四宝行业继续克服市场下滑的重重困难,凝心聚力,发展生产。这充分体现了行业协会联合企业携手前行,共克时艰,共谋产业繁荣发展的坚定信念。
本届艺博览会以“探寻文房妙品,彰显东方神韵”为主题,扎根传统,携手创新,以更丰富的视角和理念,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带来更多活力。本届博览会在汲取历届展会的经验基础上,不断创新模式,丰富内容,提升品质,扩充展位,形成了本届展会的八大新亮点。
一是新增30余家参展商入会参展。尤其是北京荣宝斋,天津杨柳青书画社等非生产企业的积极参与为展会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新的展品领域。二是新增文房四宝制作工艺演示,让观众零距离体验古法技艺的魅力,让非遗技艺通过博览会走近大众。三是开辟中小学生文房用具专馆,助推少儿书画艺术的普及发展。以江西文港和四川夹江两大中小学生书画用品基地为主体,集中展示安全环保、物美价廉、方便实用的少儿书画用具。四是文创产品云集博览会,再度扩大艺博会朋友圈。以“新质文化、新质生活”为主题的特展区,充分体现了新一代青年文房人对传统技艺的诠释。五是媒体适时报道,网络直播引流。会展期间各路媒体云集展会,进行了宣传报道。会展信息迅速传遍京城,助推博览会交易再掀高潮。六是产品展销与理论研讨同台唱戏,再度丰富艺博会功能和内涵。本届博览会聚集了业内企业大师,共同研讨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联合了书画界人士,共同探讨文房用具材料对书画艺术的影响。邀请了专家学者,共鉴文房雅玩之趣。七是同期举办文房四宝用品设计创新大赛,让艺博会真正成为商家展示新材料、新工艺、新创意、新专利的舞台,成为企业交流新技术、新经验、新理念的平台,成为消费者感受新知识、新生活、新产品的看台。八是产业集群组团参展彰显地方产业实力。本届展会湖笔展团、宣纸展团、端砚展团、文笔展团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不同风格的特装展区,展现出多彩纷呈的地方文化特色。
目前,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广、交易最活跃的文房四宝行业展会。通过这一窗口集中展示笔墨纸砚和文房用品用具的新产品、新工艺,为企业生产起到了风向标的引领作用。
更多精彩,更多实惠尽在您的现场体验之中。五百余家企业展商在北京展览馆期待与您分享这份文房四宝饕餮大餐,定会让您收获更多惊喜!带回更多心仪妙品!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