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讯(林士卿 李于佐 林良令)11月14日至15日,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安全规范管理现场会在福建福州召开,来自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及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相关领导和负责同志现场观摩了华威西营里农产品交易配送中心。据了解,福建华威西营里农产品交易配送中心传承自有二十多年历史的福州西营里市场。习近平总书记任福州市委书记时,把“菜篮子工程”作为城市工作重中之重,西营里市场就是其重点培育的市场主体之一。2013年市场迁至华威西营里农产品交易配送中心后,经营面积扩容到10万平方米,入驻商户300多家,经营品类包含活鲜、冰鲜、冻品、肉类、禽蛋、副食干杂、辣椒香料、蔬果八大类数千种商品,年交易额达100亿元。
“形散”:经营方式多样 受众范围广泛
华威西营里农产品交易配送中心辐射福州主城区、周边县市及闽东北地区,为众多的餐饮、商超、电商、乡厨民宴、居民等各类客户提供一站式集中采购服务。本报记者来到西营里市场看到几个出入口都人来车往川流不息,有开着小货车来批发的商贩,轻车熟路直奔热销货而去;有为家办酒席而来的乡里村民,匆匆碌碌照单购货;还有附近居民转转悠悠,精挑细选讨价还价。
记者采访了一位照单采购的顾客,他边走边告诉记者,家在福州周边,到市场大宗采购食材为孩子结婚办酒席,而且村里的红白喜丧集体聚餐都到西营里市场采购食材,品种齐全,方便实惠还安全,服务态度也很棒。在市场中悠闲采购的几位老人家告诉记者,因为公交方便,他们常常结伴来这里采购日常食材,就是因为这里物美价廉,诚信经营,管理规范。
华威西营里农产品交易配送中心“形散”,却如何做到“神不散”的呢?
“神不散”:党建引领先锋示范,强化规范服务群众。
一位老顾客指着一家门市上的“小红旗”和市场设置的公平秤、维权服务点告诉记者,诚信经营热情服务,党员带头示范表率,严格监督守住底线,前引后促全面规范,卖的安全买的放心,西营里这块老牌子,迁到哪都值得信赖。市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华威集团党委的领导下,西营里市场成立党支部,设立党员先锋岗和党员诚信示范店,与仓山区建新市场监督管理所党支部结对共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下面让本报记者带您看看在福州市场监管部门的悉心指导下,华威西营里农产品交易配送中心如何聚精会神抓规范 ,“一码当先”系民生,倾心打造“西营里”品牌。
近年来,华威西营里农产品交易配送中心主动履行企业主体责任,全面强化市场规范化管理。以党建为引领,以规范要求为标准,以食安创城为契机,以食品安全”一品一码“追溯体系建设为载体,推动市场规范化管理再上新台阶。市场设立食安督导机构,分区实施网格化管理,建立食品安全长效督导机制;完善硬件设施设备,建设农副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建设市场消控中心,配置便民服务台、公平秤,建立12315消费维权服务点;健全16项市场管理制度,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加强商户档案管理,实行“一店一码”电子化管理,督导商户依法办理相关证照、亮证经营,建立商品进(销)货台账;严格实施安全检测,配备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食用农产品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对入场食用农产品,特别是高危项目实施随机抽检,每月抽检量达1000批次,并将抽检结果不合格产品及时下架处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建设“一品一码”可追溯系统、线上菜多多电商平台,应用乐软物业管理、水电智能充值系统、停车场无人收费等管理系统,信息化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据悉,华威西营里市场先后荣获“全国诚信示范市场”、“福建省百家重点内贸企业”、“福州市放心消费示范单位”、“福州市工人先锋号”、“福州市五一先锋号”等多项国家和省市级荣誉,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市场负责人表示,将继续秉持“在经营中找特点,在发展中找亮点”的企业经营理念,进一步学习国际化市场管理思路,研究标准化包装配送、加强冷链体系建设、全面实施垃圾分类处理等,持续推动产业升级,让“西营里”这张福州名片继续发扬光大。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长期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高度重视公众健康,习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指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本报记者从福州市场监管局获悉,该局下一步将继续根据新增“农+超”改造农贸市场改造情况督促辖区政府及时配发追溯秤。继续组织实施追溯体系建设资金奖补工作,对已经建设完毕的项目及时组织验收实施资金奖补。明年将着手开展市平台运营推广,引入专业团队开展经营主体培训、数据技术服务和业务推广活动,从而提升追溯数据上传准确率、完整性以及公众扫码参与率。开展平台应用考核,督促各区县加大对追溯数据上传的监管力度,进一步推动食用农产品从业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保障广大群众饮食安全。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